树立学术规范理念
促进科研知识创新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4月
知
学术不端解析
学术不端的国内外界定
一
学术规范的属性与内涵
二
学术失范的界定与分类
三
目录
学位论文诚信规范的特点与分类
四
TMLC检测系统介绍
五
引言
期刊论文过度引用
于艳茹因其发表在《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7期的***论文大段翻译Nina R. Gelbart发表在《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1984年第4期的***论文。
(网页资料http://baike./doc/7488318-)
学位论文高度雷同
2016年2月23日,某高校2006届毕业生张某的***硕士学位论文被指与同校2005届马某的***硕士学位论文高度相似,系出同门,完成时间仅一年之隔。
(网页资料http://tech./16/0223/07/)
社会各界态度更为理性、客观,主管部门行动更加积极、自信
学生态度更为端正、认真
管理部门对治理学术不端更加积极自信,不再一味回避,处置程序日趋制度规范、审慎公开
社会关注和媒体报道更具深度,不再简单地局限于对事件的揭露,更加注重对学术不端处理的程序、结果等进行深度报道
一、学术规范的国内外界定
(一)学术不端的国外界定
尊崇学院文化,学术规范的内核是学术自由、学术创造
德国:如果在重大的科研领域内有意或因大意做出了虚假的陈述、侵害了他人的著作权、以其他某种方式妨碍他人研究活动或者联合作伪。以及其他具体情况即可认定为学术不端。
美国:在提议、开展和评议科研项目,或报道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弄虚作假或剽窃。伪造即捏造、虚构并记录或报告数据或结果。篡改即改动研究材料、设备或程序,或改变或删除数据或结果,致使研究记录无法对研究做出准确描述。剽窃即未经适当允许将他人的思想、过程、结论或语句占为己有。
瑞典:有意捏造数据来修改研究进程的行为剽窃其他研究者的原稿、申请书、出版物、数据、正文、猜想假说、方法等行为用以上方法之外的方法修改研究进程的行为。
丹麦:修改、捏造科学数据的行为、纵容不端行为的行为。
芬兰:有违科学研究良心,发表捏造、篡改或不正确处理研究结果的论文发表行为。
以上为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一文资料。
尊崇传统文化,学术规范的内核是学术道德
中国科学院:学术不端行为是指科研领域范围内、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各种伪造、欺骗、抄袭以及滥用科研资源等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购买、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的;由他人代写、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代写的;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的;伪造数据的;有其他严重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
(《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第三条)
(二)、学术不端的国内界定
政府高度重视科研诚信现象,相关政策日趋完善
……
2002,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
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发布《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
2006,科技部发布《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并成立“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负责科研诚信建设的日常工作
2007,科技部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会议及科研诚信咨询委员会
2009,教育部下发严肃处理高等学校科研不端行为的通知,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以遏制学术不端
2009,科技部编写科研诚信知识读本,下发科研诚信活动指南
2009,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
2010,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主持召开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0,教育部推出学术规范指南,并举行高校学风建设视频会,重申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2012,《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
2014,《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
……
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开始治理学术不端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防范和惩戒科研不端行为的法规、政策和指南,我国则是近10年的事情:
二、学术规范的属性与内涵
中国知网查重急撰写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