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寺镇中心校
2016年教育新闻宣传会
一、新闻的概念。
二、新闻的写作方法。
三、如何发现新闻素材。
四、教育新闻稿件常见弊病。
五、写新闻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新闻的概念。
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中外新闻界对新闻的定义五花八门,难以尽举。
●强调“事实”。如徐宝璜说,"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范长江认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
●强调“报道”。较典型的是陆定一的看法,"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强调了"报道"、"事实"、"新鲜"三个方面,应该说算是比较全面的概括,许多新闻学教材和写作教材长期沿用了这个定义。
●强调“传播”。如"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和传播"(78年《辞海》)。
●强调“信息”。复旦大学宁树藩教授认为,"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新闻稿件的基本分类
一般而言,新闻体大体有以下几类:
消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篇幅短小,特别讲求时效。
通讯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新闻文体。
特写新闻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它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
深度报道是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4
二、新闻写作方法。
定义: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人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消息的特点 :
,即集中、鲜明、深刻。
,篇幅短小、结构严谨。所谓篇中无冗章,章中无冗句,句中无冗字。
,观点与材料一致、用词规范、判断有分寸。
,朴实而又灵动。
5、采写发稿迅速及时。
消息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组成。
5
二、新闻写作方法。
消息
写作标题可采用直述内容的方式以告知信息需求者本篇文稿之最重要的内容为目的,具有吸引力和很强的导引作用。其具体做法是一语破的、不绕弯子,以最具体、最直接的事实呈现给读者,使之一目了然。
它多用于综合信息,含有多方面内容、信息量较大的信息。其用语不像直述内容型标题那样具体,通常是概括性的省略语。
评论建议型是把写作者本人对事实的评论、看法、意见或建议融入标题的形式。而其突出特点是主观议论性语言多而叙述性语言较少。而且在标题中常直接用“建议……”等字眼。
标题的特点
引人注目题文一致突出精华
简洁明快适当省略音节整齐
二、新闻写作方法。
标题
导语——要直接入题,“立片言以居要”
美国新闻专家梅茨说:"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抓住或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甚至第一行……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
毛泽东同志就说过,一切电文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读者注意。
写作导语可采用:
。它直接将信息内容中最重要和最新鲜的事实告知读者,往往具备事情发展的全部六要素或只缺极少的一部分,因此也被称作摘要式导语。叙述型导语是信息导语中最常用的一种。
。用提问题的方式,把发生的问题或重要情况,突出尖锐地提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或设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由主体作出解答。
。一般地说,信息只反映客观事实,不做评论和结论。但如经过充分地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又是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信息写作者也应如实提供给领导参考。以这一形式写作的导语就是评论型导语。在拟写评论型导语时,由于它具备叙事和议论两个部分,容易写得较长,因此要注意文字简炼,切忌把信息写得头重脚轻,导语比例过重。
一段好的导语的应该作到:
:反映信息的最重要、最核心、最有新意的内容,帮读者抓住阅读重点。
:导语的文要简洁。道理很简单——不能把提要式的导语写成了主体或比重过大。冗长繁杂、模糊不清、平淡无味这些导语写作的大忌。
二、新闻写作方法。
主体——有血有肉,要素要全
信息主体,是信息的展开部分,是对所反映情况的具体说明和阐述。信息主体的要素,可以理解为"两个五"。
一是"五W",即通常说的消息"五要素":何人(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时(When)、何故(Why)。有了这五个W,就能使人看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在一篇信息中,五个W缺一不可,而
新闻宣传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