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借景抒情名家散文(精彩6篇)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借景抒情名家散文(精彩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借景抒情名家散文(精彩6篇)
借景抒情的散文篇一
打开春天的大门,春姑娘笑容满面地步出了“冰雪天地”的世界,渐渐地,湖面上晶莹的冰块溶化成了波光粼粼的湖水;小草钻出了地面,抖了抖身上的露珠,伸展着自己的身腰;桃花吐出了粉嫩的花苞,杏花绽开了娇艳粉白的花瓣……到处朝气盎然,芳香吐艳,春的歌声洒满了大地。
这么迷人的景色,我可不情愿呆在家里。星期六的下午,天气特别晴朗,我约好了几个同学,迫不及待地向金明池公园跑去,与春天来个漂亮的约会。
呼吸着春天泥土的淡淡芳香,观赏着春回大地的美景,听着喜鹊“叽叽喳喳”的“迎春歌”,这种感觉实在太奇妙了。大家都不忍心踩到那些鲜翠欲滴的嫩草芽,当心翼翼地在蜿蜒的石子路上走着。闲逛金明湖畔,整个湖面像一块硕大的翡翠,阵阵暖暖的微风轻拂过,湖面上荡起层层的涟漪,一圈圈的向远处扩散。湖边长着许多粗大的柳树,柳树姑娘披着瘦长的秀发,对着这面“大镜子”左照照,右照照,尽情观赏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倩影。湖面上闪着流淌的波光,别提多美了!
多么婀娜多姿的柳树姑娘呀,咦?我们看到前面躺着一枝大柳树枝,谁折的呀?可怜的柳树!大家突然突发奇想,我们为何不把它种在土里呢?对呀,对呀,不是有句谚语叫“无心插柳柳成荫”吗?大家欢呼起来,那么,我们就把今日当做植树日吧。
选好一片土地,大家可忙活了起来。因为我们没有小铲子,只好找来小木板在柳树妈妈旁边特别吃力地挖,琪琪这个急性子干脆干脆用手挖土。再看看我们几个的小手,涂满了黄褐色的泥土,快成了“小泥猴”了。最终,挖好了土坑,把柳树枝插了进去,把土填了上去。为了防止柳树枝被大风刮倒,我们又找来了几个干树枝,用一根瘦长的绳子给柳树枝做了一个坚固的爱护层。我们又跑到湖边用易拉罐灌满了水浇在柳树旁,还学着大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浇水、垒土坑。忙活了好久,柳树枝宝宝最终住进“新家”了。
阳光下,我们把喜悦变成欢乐,追逐着春天…
借景抒情的散文篇二
“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当淡淡的春意起先在大街小巷悄然流淌起来,为所欲为地信手涂抹着新绿的时候,春天的第一场雨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可爱的人间。淅淅沥沥,犹如断线的珍宝,牵动着我的心弦。
霏霏细雨,丝丝缕缕。独自闲逛河边的小径,风儿拂面而来,夹杂着淘气的雨点,吹散我愁乱的思绪。似乎出笼的鸟儿,我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爱抚——母亲般的温顺,母亲般的呵护。我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微微潮湿的泥土酝酿着花的味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经过春雨的洗礼,河畔不知名的野花竟也有了一种摄人心魄的诱惑力,犹如含泪少女的娇羞,超凡脱俗,亭亭玉立,唯恐连那花中之王牡丹也要逊色三分。
微风迎面,那河边的杨柳都吟出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明的絮,每丝飞絮都是柳的一株分号;满天飘舞的柳絮,被淘气的雨点儿骑在颈项上,飘落在水面上尽情游戏……
鱼儿也耐不住孤独,你追我赶,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逍遥自在地畅游。折下一枝柳条,逗逗那愉快的鱼儿,鱼儿好像被这突如其来的东西吓坏了,划起一道漂亮的弧线,一条大鱼“扑通”一声跳起又快速落入水中,把一块明镜打得支离破裂。我忍不住笑了。
看看花,看看树,再看看那可爱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流云,天地间的一切都那么令人心旷神怡。此时的我也犹如天地间的一个精灵,天地间的一切都属于我。
万类春天竞自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也努力地展示真实的自我。我想起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说的一句话:“大自然是一幅自然的巨画。”的确,大自然的美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一个人,只不过是这幅巨画上的一点色调罢了。
既然世界这么美妙,那么我们有何理由不去专心感受它呢?繁忙的工作,惊慌的节奏,在我们整日为事业拚搏、为生活奔跑的劳碌之后,是否也应当多走近大自然,去领会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美呢?
凉凉的雨丝拉回了我的思绪。感谢大自然,感谢它赐予我们如此美景,感谢它赐予我们生命的启迪。
想到这,我不再埋怨世事的繁琐,我仿佛看到绚丽的彩虹在向我招手。
站在风中,任凭那温顺的雨儿不断地落下,甜甜的……
借景抒情的散文篇三
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慢慢地上升了,墙外公路上孩子们的欢乐,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我静静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孤独。荷塘四面,长着很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似乎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喧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肯定要做的事,肯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怯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芳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抖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若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行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匀称;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凹凸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隐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萎靡不振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喧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喧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突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好像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许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喧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好玩的事,惋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究竟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借景抒情的散文篇四
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丽,在太阳下,那红色好像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个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始终走到半山。假如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似乎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犹如电影散场,或要实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壮举,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光明的太阳。这好像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找寻的秋的韵致。
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也许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事更差,也还是无由找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其实,我是留意今世的。早晨按例地漫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调。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按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突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异,好像我从将来到过这里。
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好像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刺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叶,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绕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好像除了眼前一切,还有别的隐藏。
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么?秋天是有成果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重,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溢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秋去冬来之时,意外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辞友爱,不要延迟快乐,现在不悟,便永迷惑,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着落。
我要找寻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借景抒情的散文篇五
家乡遥如山河。
想起我的村庄,竟然如梦里一样不真实,恍恍惚惚一团白色的迷雾,看不清村庄的一草一木。
我在这个村庄里生活了二十年,而后远游他乡。村庄对于我,仿佛还是屋顶上长满的野草,冬天的时候,它们就枯黄着身子在风里瑟缩。仿佛还是对面的灰扑扑的小山上,间或一只灰色的鹧鸪,扑楞着翅膀孤独的飞过沟壑。
沾满了太多的时间灰烬,它像一不当心落入了历史的尘埃中,不知道从何处拂开它,也不知道从何处记忆。
离开太久,它和记忆中的差别太多,饱经了太多风霜,又沾染了时代的光辉,显出一种非驴非马的气息,再也不是我心中的村庄了。
记忆中的村庄,冬天是最美的景色。三晋大地过了十月就起先冷了,起先是呼呼的小风,沿着西口豁开的山崖,裹挟着一些枯草茎挂到了村庄。
村庄是宁静的。凛冽的白杨树,长得很高,躯干泛着冷冽的白光,站在寒风中仿佛一个一丝不苟的士兵,不问世事。我坐在家里,窗户玻璃被母亲擦得光可鉴人,有一种冷清清的干净。
借景抒情名家散文(精彩6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