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热电偶测温性能的实验报告.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热电偶测温性能的实验报告 】是由【xiaobaizhu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热电偶测温性能的实验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热电偶测温性能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热电偶测温原理及方法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
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是热电效应。将A和B二种不同的导体首尾相连组成闭合回路,如果二连接点温度(T,TO)不同,则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动势,形成热电流,这就是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将A和B二种不同的金属材料一端焊接而成。A和B称为热电极,焊接的一端是接触热场的T端称为工作端或测量端,也称热端;未焊接的一端(接引线)处在温度TO称为自由端或参考端,也称冷端。T与TO的温差愈大,热电偶的输出电动势愈大;温差为0时,热电偶的输出电动势为0;因此,可以用测热电动势大小衡量温度的大小。国际上,将热电偶的A、B热电极材料不同分成若干分度号,如常用的K(镍铬-镍硅或镍铝)、E(镍铬-康铜)、T(铜-康铜)等等,并且有相应的分度(见附录)表即参考端温度为0°C时的测量端温度与热电动势的对应关系表;可以通过测量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动势值再查分度表得到相应的温度值。
三、实验仪器
主机箱、温度源、PtlOO热电阻(温度源温度控制传感器)、K热电偶(温度特性实验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代mV发生器)。
四、实验步骤
热电偶使用说明:(偶丝直径)决定其测温范围,如K(镍铬-镍硅或镍铝)热电偶,〜1200C,,测温范围0〜800C;E(镍铬-康铜),-200〜+750C,,测温范围-200〜+350C。由于温度源温度V200C,所以,所有热电偶实际测温范围V200Co
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可知,热电偶测量的是测量端与参考端之间的温度差,必须保证参考端温度为0C时才能正确测量测量端的温度,否则存在着参考端所处环境温度值误差。
热电偶的分度表(见附录)是定义在热电偶的参考端(冷端)为0C时热电偶输
出的热电动势与热电偶测量端(热端)温度值的对应关系。热电偶测温时要对参考端(冷端)进行修正(补偿),计算公式:E(t,to)=E(t,t0')+E(t0,,t0)
式中:E(t,t0)—热电偶测量端温度为t,参考端温度为t0=0°C时的热电势值;
E(t,t0,)—热电偶测量温度t,参考端温度为t0‘不等于0C时的热电势值;
E(t0,,t0)—热电偶测量端温度为t0‘,参考端温度为t0=0C时的热电势值。
例:用一支分度号为K(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温度源的温度,工作时的参考端温度(室温)t0'=20C,而测得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势(经过放大器放大的信号,假设放大器的增益k=10),则E(t,t0,)==,那么热电偶测得温度源的温度是多少呢?
解:由附录K热电偶分度表查得:
E(t0,,t°)=E(20,0)=
已测得 E(t,t0,)==
故 E(t,t0)=E(t,t0,)+E(t0,,t0)=+=
热电偶测量温度源的温度可以从分度表中查出,
是100C。
圮嗫I寺或黔芳且翌氐
J'i:'
姗方r:
il血速)
三;实验传礴器惴电偶3(虹或黄)剪十b{兰坝笄s.
-L^xJ
a:“(个环柯如
ToVo
传息郦节电1奥;-
TSi^irs^n^y
寓厢緋拧制炜葛蓟ts粕电阻“,阳•.
图1K热电偶温度特性实验接线示意
1、在主机箱总电源、调节仪电源、温度源电源关闭的状态下,按图1示意图接线。
2、 调节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放大器的增益K=30倍:在图1中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上的放大器的二输入端引线暂时不要接入。拿出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实验一的模板),将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上的放大器输入端相连(短接),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上的±15V电源插孔与主机箱的±15V电源相应连接,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仪电源和温度源电源关闭)后调节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上的电位器RW4(调零电位器)使放大器输出一个较大的mV信号,如20mV(可用电压表2V档测量),再将这个20mV信号(Vi)输给图30A中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的放大器输入端(单端输入:上端接mV,下端接丄);用电压表(2V档)监测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中的Vol,调节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中的RW2增益电位器,使放大器输出Vo1=60OmV,则放大器的增益《=V)1/Vi=600/20=30倍。注意:增益K调节好后,千万不要触碰RW2增益电位器。
3、 关闭主机箱电源,拆去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恢复图30A接线。
4、 测量热电偶冷端温度并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在温度源电源开关关匿O为关,-为开)状态下,合上主机箱和调节仪电源开关并将调节仪控制方式(控制对象)开关按到内(温度)位置,记录调节仪PV窗的显示值(实验时的室温)即为热电偶冷端温度t0'(工作时的参考端温度);根据热电偶冷端温度“查附录K热电偶分度表得到E(t0,,t0),再根据E(“,t0)进行冷端温度补偿-----调节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中的RW3(电平移动)使Vo2=E(tJ,t0)*K=E(t/,t0)*30(用电压表2V档监测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中的Vo2)。
5、 将主机箱上的转速调节旋钮(2—24V)顺时针转到底(24V),合上温度源电源开关,在室温基础上,可按At=5°C增加温度并且小于160°C范围内设定温度源温度值(设定方法参阅实验二十七,重复6、7、8、9步骤),待温度源温度动态平衡时读取主机箱电压表的显示值并填入表1。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表1K热电偶热电势(经过放大器放大后的热电势)与温度数据
t(°C)










V(mv)
15
30
51
69
88
106
129
147
164
180
拟合值
V(mv)










根据表1数据画出实验曲线:
2C0
ISO
1&O
14D
EO
GO
40
20
20
40
6C
°0
£100
SOICO120 140 1G0 180 200
t(rj

非线性误差:S=—Lxl00%=%

热电偶测温性能的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obaizhua
  • 文件大小70 KB
  • 时间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