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 】是由【ywm】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您的位置: > 公开目录 > 发展规划 > 专项规划
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年
更新日期:2010-2-210:34:56
索引号:530000-001100-20100202-0001
发布机构:规划处
发文日期:2009-09-14
名称: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年
文号:云发改规划20091806号
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
2009—2020年
目录
前言 1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紧迫要求 2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2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我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2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缩小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可行途径 3
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我省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3
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加强我省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4
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加快我省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步伐的内在需要 4
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 5
二、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基本原则 6
三总体目标 6
四推进步骤 8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 9
一统筹城乡规划 9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10
三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13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14
五统筹城乡户籍管理 15
六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16
七统筹城乡基础建设 16
八统筹城乡金融发展 19
九统筹城乡建设用地 21
十统筹城乡生态建设 22
四、保障措施 24
一加强组织领导 24
二建立长效机制 24
三积极筹措资金 25
四抓好责任落实 26
五加强督促检查 26
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目标预测表 28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等各种原因,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目前,我省总体上正在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和统筹协调发展中矛盾最突出、工作最艰巨、任务最紧迫的突出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省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最首要任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制定本规划,以指导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划期为2009—2020年;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紧迫要求
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我省目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看,如果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不加快发展,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难度很大;农村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省的全面小康;从经济层面看,只有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全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从政治层面看,只有统筹城乡全面发展,才可能更好地维护和巩固边境安宁,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从文化层面看,只有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才能有效地推进全省先进文化发展;从社会层面看,只有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省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我省全面小康社会的紧要任务和迫切要求;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央关于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对内对外这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难点,也是重点,是五个统筹中最首要和最紧迫的任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进云南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我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几年来,我省经济发展连续跃上新台阶,全省经济总量突破57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连续突破8000元、10000元、12000元,提前一年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我省经济总量仍然较小,%,%,在全衡突出,不同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最高和最低相差5倍左右;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全均三次产业结构相比,二产业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同时,我省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的地区间差距较大;按现有经济增长方式,若不加快推进我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我省的产业结构层次要达到全大约还需要10年左右;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缩小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可行途径
近年来,虽然农业农村也在加快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城乡发展的差距继续拉大;1978年,,,,城乡收入比为1:;2008年,全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103元,相差10147元,城乡收入比1:;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为1:,云南城乡差距明显大于全国;因此,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居民增收步伐,才能繁荣我省农村市场,有效扩大内需;
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我省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我省“一极三向五群”的空间开发战略布局和中心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小城镇的结构模式正在形成,以公路、铁路沿线主要节点城市为重点,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廊道;到2008年底,,城镇化率达到33%;但同时,我省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体系布局不合理,城镇产业发展不充分,以产业集群为核心架构的城市功能极其不足,使我省城市难以吸纳农村需要转移的庞大劳动力,以城带乡的发展能力较弱;因此,只有大力推进城乡统筹,以城乡统筹和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思路进行市镇布局,才能有效实现市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加强我省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到2007年底,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的学生达到199万人,“普九”%,129个县市、区实现了“扫盲”,青壮年文盲率降到了5%以下;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129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参合农民达到了3100万,%;农村医疗救助及困难群众的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上升到92%、%;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全省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到2007年底,全省改建农村公路10000公里,乡镇、%和63%,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缓解;我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水电路等各项公共社会基础建设从纵向看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从横向看,与城市的发展差距明显扩大,阻碍了全省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因此,只有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加快我省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步伐的内在需要
我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工程”中,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在全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取得了突出成效;、减少了127万人,%下降到1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41元增加到1931元;但同时我省的脱贫任务仍十分艰巨,还面临着73个国家级贫困县、7个省级贫困县、;这些贫困人口多分布在边境、民族和农村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调整、生态环境治理欠账、公共服务水平低、社会保障欠缺等重大问题;只有继续以城乡统筹为方法,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新三年行动,才能更好地贯彻中央“巩固边防、睦邻友好、兴边富民、维护稳定”的战略方针,加快民族、边境、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和谐社会;
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
我省改革开放既为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只有进行城乡统筹,深化城乡改革,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省县域经济试点县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电网改造、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市政建设等关系县域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这为深化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使我省连接两大洋和三大市场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我省率先提出“先行先试”和“打造平台”的战略设想,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了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充分利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扩大与亚行等国际组织和GMS各国合作,加深了孟中印缅地区的合作,建立了与老北、越北、泰北的合作机制,为下一步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奠定了较好基础;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一步拓展云南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开展农业国际合作,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着眼长远和整体,优化城乡结构调整,壮大城乡经济实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积极实施“十大统筹任务”,建立完善“十项长效机制”,稳步实现“十有目标”,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民生为本;以保障城乡居民权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发展为核心,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让城乡居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2、政府主导;发挥政府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体作用,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完善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按照公平的原则制定公共政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城乡共进;整合各类资源,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4、突出重点;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思想、行政管理、生态文明等方面,配套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总体目标
推进云南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城乡一体化成效显著,努力达到城乡经济发展方式有转变、生活有提高、人人有保障、生态有改善、改革有成效,把云南建设成为一个家园更加美好、经济更加发达、生活更加殷实、区域更加协调、边境更加安宁、民族更加团结、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文明的中国西部特色鲜明的省份;
——方式有转变;粗放的增长方式得到转变,自主创新、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城乡和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生活有提高;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立,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生活质量上的差距缩小,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接近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人人有保障;初步形成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事业有较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初见成效;
——生态有改善;城乡资源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功能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改革有成效;城乡行政管理、规划体制、土地管理、公共财政、金融服务、社会管理等改革取得成效,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有较大改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发展步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良好轨道;
1、近期目标到2012年
以县域经济为主的城乡特色产业取得较快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逐步解决城乡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社会事业有较快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初见成效,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逐步解决农民饮水难、行路难、就业难、看病难和上学难的问题;城乡资源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行政管理、土地管理、公共财政、金融服务、社会管理等改革取得成效,城乡发展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二元结构体制障碍有较大改变,初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
到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40%,人均GDP达到13400元,,;
2、长远目标到2020年
基本上改变云南农村落后面貌,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接近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城乡一体化的要素市场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村教育、医疗、文化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城乡产业形成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的聚集群体,以城带乡的城市、村镇体系基本构成,努力实现富有其业,工有其岗,居有其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有所保,权有所护,学有其校,难有所帮,境有其美,城乡发展步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良好轨道;
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