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4隋唐时期的管理思想.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隋唐时期的管理思想
主要内容
隋文帝的管理思想
唐太宗的管理思想
武则天的管理思想
佛家思想的深入影响
历史背景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重建国家管理体制,将三公九卿制改为三省六部制,地方体制将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简化为州县二级管理体制;继承南北朝的均田制,建立了“兵农合一”的府兵制与租调制度,统一货币,采用五铢钱;开科举之先河;促进经济发展;出现“开皇之治”。隋炀帝骄奢淫逸,大兴土木,致使天下大乱,农民起义。
:李渊父子异军突起,公元628年统一全国,建立唐朝。经过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及武则天的努力,获得巨大发展。唐玄宗时期政治腐化、贪污横向,爆发“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后期宦官专权、朋党执政、藩镇割据,社会危机,公元907年被朱温所灭,陷入了五代十国的乱局。
首先,隋唐时期在管理学意义上的主要贡献是制度建设方面的完善与创新,例如三省六部制,唐太宗的“监察六事”,武则天的《臣轨》。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封建时代的顶峰,文化思想领域也空前繁荣,在世界上都属真正的最强盛时期。
隋文帝的管理思想
隋文帝(公元541-604年)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又一次统一,开创“开皇之治”。其贡献有:
(1)改革和完善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2)开科举考试,开历史之先河;
(3)均田制等恢复发展经济;
(4)北方民族大融合;
(5)推崇节俭;
(6)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史称黄金时代。
一、推行三省六部制
为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废除北周六官制(天、地、春、秋、冬、夏),不再设置丞相、相国一职。
设置三省六部:
二、改革地方机构,实行州县二级制
【弊政】地方贵族势力不断膨胀,滥设州郡,地方机构设置混乱,甚至出现了“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
隋文帝规制地方行政组织设置权,规定:
九品以上官员都由中央任免,州县官员三年一换,不得重任,不得用本地人,“大小之官,悉由吏部。”
三、改革用人制度,创立科举制
魏晋以来实行九品中正制,按照出身门第选择官员,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门阀士族控制了仕途。
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设“志行修道”(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以公开考试方式选拔官吏。
607年,隋炀帝在此基础上开设进士科,科举制便正式确立下来。
科举对寒士的意义
开皇年间,寒士杜正玄本应录为秀才,权臣杨素故意刁难,亲自用偏题难题来复试他,意在使其落榜。考试范围包括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王褒bao的《圣人得贤臣颂》、班固的《燕然山铭》、张载的《剑阁铭》及《白鹦鹉赋》,并限其当天的未时(每日13时至15时)以前交卷。
不料杜正玄挥笔一触而就,使得杨素不得不叹服,授予其相应的职位。
四、经济管理

中国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作为中国封建政府的重要土地制度之一的均田制,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

2.4隋唐时期的管理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eryka98
  • 文件大小298 KB
  • 时间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