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寺庙中的石雕佛像.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寺庙中的石雕佛像
山门殿的哼哈二将
石雕哼哈二将
首先是庙门,学名山门,也叫三门。
为了省点劲我就能不解释尽量不解释哈。山门好理解,为嘛叫三门呢?俗解:寺庙一般有仨门,所以叫三门。高雅解:入我门来,乃入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得解脱道,故谓三门。
山门一般为庑殿式的,山门是一个隐形的小殿堂,俗呼山门殿。有殿自然有神,这里塑两尊像叫“密迹金刚”,二金刚身穿铠甲,持金刚杵,金刚怒目,给道场把着门。又传左边金刚张嘴发“啊”音,右边金刚闭唇呼“吽”音,后来这事儿传着传着就成了一个发“哼”音,一个发“哈”音,下边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当然,山门前一般还会有引路,建牌坊,个别的还会立块碑,这里不表。
石雕牌坊
进了山门头层殿,是天王殿,正对山门,在寺院的中轴线上。
虽然叫天王殿,但天王不是主角,天王殿里一般有六位。
正对山门是弥勒佛,也可以叫弥勒菩萨,因为怹已经被授记了,现在是菩萨职称,预备役佛。天王殿里的弥勒佛基本是僧像,也就是大肚布袋和尚。
跟弥勒佛背对着的是韦陀菩萨,说kappa也不准确,虽然背靠背但弥勒一般是坐着,韦陀是站着。
韦陀也是铠甲武士造型,pose一般有三种:A、双手合十,金刚杵横放胳膊肘上。B:右手叉腰,左手按着金刚杵戳地上。C:右手问讯,左手托着金刚杵。经常看到有人科普说A种造型的就是允许挂单,B种造型的就是不许挂单,甚至连允许挂单几天都说的倍儿精确,这个你听完呵呵一下就成,现在没这规矩了,而且现在挂单这词似乎谁都能用了。
这两位为嘛这个造型呢?这倒有个说法。弥勒笑迎八方客,您来您来。韦陀黑脸盯道场,我看你们这帮和尚瞎闹。
弥勒、韦陀居中,四大天王,一边两位站墙根。分别是东方持国南增长,西方广目北多闻。
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白色,拿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青色,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红色,持蛇,或绳;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绿色,持伞。
这里边细说话就太多了,包括四大天王与托塔天王的关系等,不提了。说点闲的,剑动风生,或者说剑有锋,所以增长天王落一“feng" ,琵琶可调,所以持国天王落一”调“,多闻持伞,落一”雨“,无论是蛇还是绳,都为柔顺,落一”顺“,所以凑一块,'风调雨顺”多吉利!后天被编排成佳梦关魔家四将,不提。
石雕弥勒佛
石雕韦陀
石雕四大天王
过了前院进中院,中院的核心建筑就是大雄宝殿了。所谓大雄乃称赞释迦之威德(啊,野比大雄)。大雄殿里的主像可就复杂了。
以前瞅谁顺眼就往里边塞。释迦、弥勒、阿弥陀、普贤、文殊、观音都有。直到明后渐渐统一,一般来说一尊、三尊、五尊、七尊等形制。
一尊的情况比较少,一般为释迦牟尼佛,或报身佛,或接引佛。
三尊的时候为三身佛或横三世佛。
石雕三世佛三宝佛
三身:中,法身佛毗卢遮那;左,报身佛卢舍那;右,化身佛或应身佛释迦牟尼。
或为横三世佛,三世佛按空间分横三世,按时间分竖三世。竖三世为过去燃灯,现在释迦,未来弥勒。因为弥勒在前边天王殿里已经有地了,而且此时弥勒为菩萨身、准佛,所以一般不让他进大雄殿。也有再专门给他建一个弥勒殿的。横三
世,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净琉璃世界药师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中释,左药,右阿。
五尊的时候为五方佛。
从左到右,南方宝生佛(宝相佛、宝幢佛),东方阿閦佛(

寺庙中的石雕佛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3.15 MB
  • 时间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