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青山有座青山矶 】是由【一主三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青山有座青山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三镇拾遗SANZHENSHIYI
青山有座青山矶
◇桂枫
武汉市青山区因“青山古镇”而得名,将行至武昌时,他发现江南岸有一小镇三面
而青山古镇源于“青山矶”,青山矶又名“矶环山,古镇幽深,集市繁喧,风光秀美,人
头山”。情淳朴,恍若进入人间仙境。他在“鸡窝”
矶头山位于青山镇西北的长江边,海小镇盘桓三日,依依离去,留下一首诗:“武
,因山脚巨石延伸江中,故称。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
又由于此山有点形似鸡头,也有人把它叫作青山住。”
“鸡头山”。往来船只行驶到这里,江岸一目前所见第一个将“青山矶”载入史
片灰黄,山上树木翠绿,唯山独青就名“青册的,是南宋大诗人陆游。1170年夏天一
山”了。同时,延伸江中的矶头,在水流冲个清晨,夔州通判陆游到青山,在他的《入
击的作用下,周围岀现洄流漩涡,有了“矶蜀记》中略记:“……平旦微雨,过青山矶,
窝”的说法,久而久之使山下的村落也讹称多碎石浅滩,晚泊白杨夹口……居民及泊舟
为“鸡窝”了。甚多,然大抵皆军人也。”
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江夏“白杨夹口”这一渡口村落,位于长
县志》记载:“青山在县北三十里(武昌下江之滨的杨桂水口一带。《大清一统志》解
游15公里),尾亘长湖,首枕长江,山下释说:“余家湖在县(江夏县)北十五里,
有矶曰青山矶,上有洞庭庙。”其南有郭郑湖(今东湖)……白杨在县东北
十五里,一名白杨湖,西北流经青山矶北入
陆游首记青山矶江,(水口)曰白杨浦。青山港在县北三十
里,塘兵三名,浒黄镇巡检司旧驻浒黄州,
在有记载的历史上,青山古镇就引得今移青山港。”这告诉我们,杨桂水口之水
名士流连。后汇成湖,一称白杨湖,流经青山矶边入江。
1574年秋天,明代进士出身的王世贞,今天,这里还留有一座白杨桥,却被讹传为
以副都御史抚治郧阳,赴任时溯江而上。船“北洋桥”了。
26武汉文史资料2022年第5期
SANZHENSHIYI三镇拾遗
明清两代,青山矶作为江防要地,均
兵家必争青山矶为重兵驻守。
民国时期,先后有黔军师长杨其昌、
青山矶上扼武昌、汉阳,下控鄂州、湖北水上警察厅七艘炮舰、第五绥靖区一纵
黄州,紧临省城武昌,素称武昌门户,为兵队一旅三团等多支部队驻防青山,担任江防
家必争之地。任务。
《水经·江水注》谓,青山矶为东吴
孙权领地。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青山矶下青山镇
东吴孙权带领水师屯扎青山镇,与刘表骁将
黄祖隔江相峙。黄祖在石阳(今黄陂)武湖青山一带是典型的移民区。因北方连
屯兵,以拒孙权。年战乱,东晋南朝时,长江南北就设置了许
据《黄陂县志》记述,南宋理宗端平多侨州、侨郡,安置北方来的民众。
三年(1236年),为防北方蒙古侵扰,借青山矶自古即为兵防要塞,也成为长
长江天堑安居江南,将黄陂县寓治鄂州(武江来往船只的避风港。古镇初期为军港,而
昌)青山矶。理宗元庆六年(1259年),后随着商旅聚集逐渐形成“小码头”,进
青山镇遭受兵燹洗劫,蒙古铁蹄在忽必烈的而发展成为辐射周边的商贸集镇。宋、元、
指挥下入侵鄂州。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明、清时期,青山镇跃为日用品和农产品的
忽必烈率师渡淮,会师于武昌,令巴图尔驻一方集散地,至清代走向鼎盛,成为武昌县
青山矶,以阻击宋军吕文德的追击。蒙古六大市镇之一,与金口、阳逻齐名,阳逻、
军队从阳逻镇一带向青山镇发起渡江战役,葛店的居民也常来这里赶集。光绪年间,古
冲破南宋舟师封锁,攻取青山镇和浒黄州。镇又辟为商市,到1938年武汉沦陷前还相
同年十月初,蒙古军队由青山矶至白浒矶当繁华。
一带西侵攻打江夏城,攻破城东北角,却在一条青石条路面的正街上,汇集了
被宋军顽强击退。这时,南宋奸相贾似道,杂货、布匹、中西药品、日用百货和豆腐、
却先后两次向忽必烈请降称臣。忽必烈因国油坊、糟坊、炒坊、煤店众多商铺。正街上
内争权之乱,同意贾似道的请求,迅速撤回十字街以酒楼、茶馆、剃头铺为主;正街中
蒙古大漠。段有铁铺、棺材铺、木作坊、染行、篾店、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4年),元朝
丞相伯颜统兵20万,自襄阳沿汉水下长江
攻取阳逻。这年十二月(1275年元月),
蒙古大军从阳逻渡江与南宋守军大战青山
矶,南宋鄂州都统程鹏飞战败负伤,撤至江
夏县(今武昌区)。黄陂县所在地青山镇沦
陷,又一次横遭劫掠,县城为之丘墟,顿成
满目疮痍。4年后,元王朝建立,黄陂县迁
回江北旧治地。青山矶旧貌
武汉文史资料2022年第5期27
三镇拾遗SANZHENSHIYI
磨坊、猪行、屠宰行,还有纸马铺、牌棚、夏口城,是为最早的武昌城,并设武昌郡。
鸦片馆等。据1934年统计,青山镇各业商郡治夏口城,而以沙羡属之。东晋末至陈
铺和作坊已达百户左右。(378—589年)设汝南县,属江夏郡,治涂口。
青山镇的码头十分繁忙,鱼市也十分从隋至清(589—1911年)设江夏县,治武昌。
活跃。据1949年统计,青山一带水上从业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属江汉道,
的渔船有365艘之多,上市鲜鱼年约35万青山境域先后为第八区、六区、五区。1935
公斤。年为省试验区。日伪时期为五区。
来过青山镇的人们,都不会忘记张鸿1949年5月17日,武昌县全境解放,
兴的麻烘糕、张义茂的酥京果,更惦记各家武昌县第二区驻青山镇。1951年12月武汉
各户自腌的臭西瓜皮。青山镇的传统手工业市首设青山区,1952年6月因故撤区。
发达,如一套五件的脚盆,更是别具一格。1955年2月,青山区恢复,源于武钢
时至今日,青山古镇保留着张之洞训兴建。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冶金联合企业选址
练水军的基地遗址,还有张之洞为根治水患青山,全国10万大军在青山安营扎寨,“工
而建立的“武丰闸”。1913年,黎元洪重人村”成为最早的工人住宅区。青山古镇的
建此闸并题写“武丰闸”。重心,开始向蒋家墩(今红钢城)转移。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日军侵占青随着工业建设热火朝天,一冶、461厂、
山镇。镇上大片民房被日军改作仓库,镇旁471厂、省化工机械厂、青山船厂及武汉石
的满园桃树被日本兵砍光辟为马场。不过,油化工厂,相继在青山崛起。进入新世纪,
那口乾隆年间的桃园古井,似乎还在向人们天兴洲大桥和武汉火车站修建,进一步奠定
述说着历史。了青山区重工业基地的格局。
爬上青山矶,登临凌空欲飞的邻鹤楼,如今,青山区在武汉的地位依然显赫,
眺望江天,环视古镇,天兴洲大桥的雄姿扑全市四大支柱产业,青山以钢铁、石化独占
入眼帘,不禁同前人一样,陡生“回头黄鹤其二。按照武汉市发展规划,青山区树立“要
洲,拱手迎青山”的感慨。金山银山,也要绿色青山”的理念,走新型
工业化之路,将实现“一轴、两区、三城”
展翅腾飞青山矶的布局,即一轴——顺应和建设长江主轴,
两区——宝武转型创新示范区、北湖生态文
历史上的青山境域变迁频繁。明试验区,三城——滨江红城、白玉蓝城、
西周时期为鄂国领地,周夷王十七年北湖绿城。同时,武汉地铁5号线从红钢城
(前870年)一度属楚,春秋时期谓之夏汭。穿行而过,在建的19号地铁线接4号地铁
秦统一中国后分楚为四郡,江夏属南线横跨严西湖。
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江夏郡,设青山矶头山的“鸡头”高高昂起,似
沙羡县,治涂口(金口)是武昌建县之始。乎要插上翅膀腾飞江天。
东汉建安末年,分江夏为两部,沙羡属南江
桂枫,《青山文史》原编辑
夏郡。
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筑
28武汉文史资料2022年第5期
青山有座青山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