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大三版)第1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大三版)第1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HumanResourceDevelopmentAndManagement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主要参考书
张德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高校出版社,2001年10月其次版
曲庆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与资料,清华高校教务处教材发行组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雷蒙德·A·诺伊等,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人力资源管理:获得竞争优势的工具,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彭剑锋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高校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郑绍濂、胡君辰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旦高校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GaryDessler,HUMANRESOURCEMANAGEMENT,清华高校出版社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Inc.,1997年10月第一版
第一章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3
中国人民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探讨所©2007
第一节
人力资源概述
一、资源的概念
《辞海》把资源说明为“资财的来源”。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财宝的来源无外乎有两类,一类是来自于自然界的物质,可以称之为自然资源,例如森林、矿藏、河流、草地等等;另一类就是来自人类自身的学问和体力,可以称之为人力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力资源对财宝形成的贡献越来越大,并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人力资源的含义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实践》中首先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的。他认为人力资源拥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养,即“协调实力、融合实力、推断力和想象力”;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需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开发利用,并给企业带来可见的经济价值。
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在《国民财宝的人力资源》中写道“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宝的最终基础。”
三、人力资源的含义——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实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干脆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实力。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实力,它是表现在劳动者的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并且是企业经营中最活跃、最主动的生产要素。
人力资源是人类可用于生产产品或供应各种服务的活力、技能和学问。
人力资源是指企业员工所自然拥有并自主支配运用的协调力、融合力、推断力和想象力。
1、实力观
2、人员观
人力资源是指确定社会区域内所具有的劳动实力的适龄劳动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的总和。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实力的人员的总称。
人力资源是指人拥有的学问、技能、阅历、健康等“共性化”要素和特性、爱好、价值观、团队意识等“特性化”要素以及看法、努力、情感等“心情化”要素的有机结合。
3、本课程的观点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建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这个含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实力。
这一实力要能对财宝的创建其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宝的源泉。
这一实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四、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
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人口的总量。人口的总量由人口基数和自然增长率两个因素确定,自然增长率又取决于诞生率和死亡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人口总量=人口基数×[1+(诞生率—死亡率)]
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同的人口总量下,不同的年龄结构会使人力资源的数量有所不同。劳动适龄人口在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时,人力资源的数量相对会比较多;相反,人力资源的数量相对会比较少。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大三版)第1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