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太原东山煤矿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我矿水害事故主要有老空透水、采空区积水透水、奥灰突水、地表水溃入井下。
a)小窑老空透水
由于我矿矿区周边关闭、废弃小窑均分布于矿区东部,因我矿东部资源已大部分采完,现工作面均进入西部下山区域采掘,所以该项危险源对我矿构不成水害威胁。
b)自采空区积水透水
我矿对采空区的范围比较清楚,且巷道掘进时均对邻近采空积水进行超前探放,并在回采前对上覆采空积水进行超前疏放,自采空区积水不会造成事故。但由于积水的探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
c)奥灰突水
井下一旦发生的奥灰突水事故,轻则淹没采掘工作面、采区,重则淹没矿井,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或财产损失。虽然我矿采掘前均进行超前物探,组织对异常区域进行钻探验证,并对隐患进行治理,对事故进行积极防控,但奥灰突水对我矿采掘活动仍存在一定的危胁。
d)地表洪水淹井
我矿井口均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线,且每年雨季前均对关闭、废弃小窑井口、地表塌陷、裂隙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封堵、填埋可能导入井下的导水通道,处理存在的隐患,所以该项危险源对我矿构不成水害威胁。
、地点
我矿水灾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在下山掘进迎头和采煤工作面。
a)上述事故类型中只有地表水淹井事故发生在雨季中或雨季后,其余水害事故均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不会对我矿采掘活动产生大的影响。
b)上述事故类型中奥灰突水危害程度最大,但据我矿多年来采掘情况总结,揭露的断层及陷落柱形成地质历史时期久远,断层带及陷落柱内胶结致密,未发现突水、导水现象。同时我矿严格执行了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规定,对事故进行积极防控,此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a)挂红:因煤矿井下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附着物。
b)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面在煤岩壁上凝结成许多水珠,但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层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所以,在遇到挂汗时,要注意辨别真伪,其辨别方法是剥去一薄层,观察新鲜暴露面,如果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c)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凉爽感,时间愈长就愈感到阴凉。
d)出现雾气:当巷道内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迅速形成雾气。
e)水叫:煤矿井下的高压积水,向煤岩裂缝强烈挤压与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接近,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f)煤层顶板淋水加大:原有裂隙淋水突然增大,应视作透水前征兆。
g)煤层顶板来压、底板鼓起:因煤层开采后,煤层顶板在无支撑或不足的情况下,在地下水压作用下,煤层顶底板弯曲变形,有时还伴有潮湿、渗水现象。
h)水色发挥、有臭味: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断层水呈黄色,水无涩味而发甜。
i)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j)裂隙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尚远,若出水浑浊,则离积
太原东山煤矿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