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风险和预防进展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章红燕
主要内容
概念及国内外锐器伤发生情况
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
锐器伤害的发生地点和部位
锐器伤害的职业分布
锐器伤害的危害
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管理和预防措施
概念
锐器
锐器伤
医务人员锐器伤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被锐器割伤或者刺伤皮肤从而导致有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
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能刺破皮肤的物品: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
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污染的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职业因素
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穿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 HBV)、丙肝病毒( HCV)
据报道:
/()
针刺伤率为 /()
污染锐器伤为 /()
医护人员因职业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 2~19倍,并且 80%归因于针刺伤。
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
工作粗心、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执行标准预防措施等
% 的护士认为针头刺伤后感染传染病机会少,%护士怀有侥幸心理,%护士对针刺伤无所谓
治疗操作过程中,患者突然躁动、恐惧、慌张,不配合诊疗
缺乏系统的教育,规章制度、防护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不落实,监督和管理不到位等是造成锐器伤的重要原因
医疗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薄
患者的原因
繁忙时段、人力不足、年资长短有关
医院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锐器伤发生的地点和部位
常发生于病房(%)、急诊室、手术室(%) 、重症监护室和门诊室。
受伤部位以食指、中指、拇指为多,左手多于右手。
锐器伤发生的职业分布
锐器伤害的危害
导致血源性病原体感染
锐器伤害产生的经济损失
锐器伤害产生的负面心理
3
乙肝
丙肝
……
HIV
1 政府立法
制定相关的血源性病原体卫生防护标准有利于降低甚至消除医护人员的锐器伤害。通过政府建立的卫生防护标准,明确在管理锐器伤害上各个部门的责任和权利,使锐器的管理有章可循,完善其操作管理。同时,医护人员在法律上也得到了健康和医疗保障,其相关权益也得到了维护。
医院建立锐器伤害管理部门,完善锐器伤害的管理,一旦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害,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及时提供检验、用药、咨询和随访及感染后补偿和赔偿等,只有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才能更好地减少或消除锐器伤害。
医护人员锐器伤害管理
锐器伤风险和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