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3年最新的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动态分析报告 】是由【可爱大爷】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最新的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动态分析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3年最新的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动态分析报告
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动态分析报告
一、矫正工作开展情况
司法所年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到目前为止,我所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1名,未成年人1名,青少年5名,中年人5名。在乡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和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已有9人顺利解除了矫正,还有2人在接受矫正管理。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苦,非常细致,非常复杂且强度很大的一项工作,仅仅靠司法助理员来完成这项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近二年来社区矫正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工作进一步开展,实践中已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规定,5类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监督与考察权均统一归属于公安机关,即为执法主体;但同时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同时法院、检察院、民政等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也不够明确。这样,执行主体的合法性成了问题,造成执行中各方的矛盾和困难。
(二)根据规定,社区矫正队伍由专业矫正人员和社会志愿者两部分组成。专业矫正人员包括公安民警、监狱警察和司法干警等。社会志愿者主要包括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离退休干部、社区居委会成员、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矫正对象的近亲属和所在单位的人员等。但由于各种原因,两部分人员都严重不足,且极不稳定。
(三)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认知度并不高,还心存疑虑,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开展困难。
(四)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司法行政部门缺失强制执行手段,当矫正对象不服从管理时无法对其强制执行,起不到震慑和改造罪犯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矫正工作就会流于形式。
三、下步工作计划
1、加强与社区矫正志愿者联系,将矫正对象走访教育常态化。与矫正对象及其家人进行交流,了解矫正对象的活动与今后打算,切实掌握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
2、加强与联合派出所民警,共同组织召开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大会。
3、扩大社区矫正手机定位监管范围,全面了解重点矫正对象的活动范围。充分发挥社区矫正移动管理平台的定位监管功能,根据矫正对象的表现,不断调整定位监控的矫正对象,力求扩大定位人群,全面掌控矫正对象的动态。
4、针对重点高危的矫正对象,将各项监管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加强与其身边家人及朋友的联系,多渠道掌握此类人员的动向,对此类人员去向清,同时加强法制教育,确保不发生重新犯罪情况。
司法所将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扎实开展,不断深化做实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管,避免出现矫正对象的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为维护乡社会稳定做好自己的工作。
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动态分析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我镇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建设,强化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5月27日上午,镇司法所组织召开了社区矫正人员动态分析研判会。镇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及社区矫正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由司法所所长结合对本辖区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基本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及倾向性问题;新入矫和即将解矫人员的思想动态;重点监管人员的确定、撤销情况;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管规定的情况;脱、漏管及重新违法犯罪情况;矫正小组的工作情况;工作中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等逐一进行了汇报。这次研判分析会在全面汇总基本工作情况的基础上,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社区矫正人员就业渠道不畅通。二是在对拟适用社区矫正前的调查评估时,存在社区居民不配合情况。
今后我镇将每月召开一次社区矫正人员动态分析研判会,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全面发现工作中的问题,阻塞执法漏洞,强化日常监管,全面提升我镇社区矫正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动态分析报告
我所社区矫正工作经过全所人员的努力,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到目前为止,当年已接收社区矫正对象8人,其中1名假释对象,现有各类矫正对象14人。
一、严格把好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关
对被告人是否适用社区矫正,按照《安徽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和安徽省《关于适用社区矫正社区影响评估暂行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入村进户调查评估。
1、认真调查评估,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和依法、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走访被告人所在的村委会及其家人和村邻,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其家庭情况及周边邻居对其的日常社会表现的评价。
2、在对调查材料进行认真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作《社区影响评估意见书》,并附上调查走访笔录、座谈记录、被告人的家属和村委会出具的愿意配合监管书面承诺。
今年元月以来,我所受托已对3名被告人进行评估,认为被告人犯罪后认罪态度较好,日常社会表现评价较好,社会危害性较小,近亲属及所在村委会愿意接收并配合监管,其矫正条件环境较成熟,向法院提交了可适用非监禁刑的评估报告,建议法院拟对其判处缓刑,依法实施社区矫正,法院都予以采信。
二、加强社区矫正档案管理
从入矫至解矫的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教育等各方面情况均记录在案,使每份档案达到材料齐全完整,手续完备无缺,外观整齐美观的标准。
达到三个目标:
1、是达到纸质档案规范化目标。从文书处理抓起,提高卷内文档的质量,做到档案外表规范统一、内容齐全完整。
2、是达到台账资料细致化目标。认真细致整理台账资料,做到了各种载体的台账资料准确、及时归档,台账内外规范美观,排放科学整齐,改变业务工作散乱、归档不及时现象,保证台账资料的完好无损。
3是达到电子文档动态化目标。严格按要求收集文件资料,根据纸质档案及台账资料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确保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及台账资料完整一致。
目前,已有6名矫正对象解矫,资料均已全面、详实的予以归档,并有1名矫正对象已变更居住地。
三、强化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措施
1、日常监管中,严格按照两高、两部有关社区矫正的管理规定操作。要求矫正对象按时汇报,积极参加集中学习教育及公益劳动等活动,同时,通过走访,全面了解、掌控每位矫正对象的思想、生活、工作情况。
2、根据矫正对象犯罪性质和现实状况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矫正方案,落实不同的矫正措施。比如针对交通肇事罪的矫正对象,由于这类人属过失犯罪,主观恶意小,一般情况下重新犯罪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告诫他们绝不可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同时,加强交通安全法规的教育;对盗窃、抢劫等侵财类经济犯罪,由于这类矫正对象较易重操旧业,对其则要重点监管,重点教育他们走自食其力之路;对打架斗殴伤害类,则重点教育他们遇事冷静,不可盲动,脑子里要多一根法制之弦。
3、督促矫正对象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如对极个别经济条件差却又不思进取的,我们予以严肃批评教育,告知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公民。
四、认真落实社区矫正人员二级包案监管责任制度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责任到人,加强防范,认真梳理,全面排查本辖区内社区矫正人员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1、及时了解所包案社区矫正人员的犯罪原因、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结合平时管理工作中所掌握动态,真正掌握其真实情况,制定工作预案,落实相应包保措施。
2、对所包案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一次谈话教育,掌握其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并适时进行警示教育,要求其明确身份,加强服刑意识,着力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3、对所包案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实地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工作情况和改造等具体情况,以诚相待、因势利导,积极帮助、及时排解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对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能够解决的及时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使社区矫正人员由被动接受管控转为主动接受管控,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4、与派出所、村两委及家庭监督人加强联系,认真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管控工作,使每个社区矫正人员都在管控视线范围内,确保社区矫正人员不脱管、漏管。
社区矫正对象数量庞大,身份复杂,而且在非监禁的情况下,矫正对象流动性大,其活动轨迹、思想状态、社会交往等不易掌控,监管教育难度较大,发生脱管、漏管、重新违法犯罪的风险很高,社区矫正的安全稳定任务非常艰巨,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感受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工作压力倍增,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好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23年最新的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动态分析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