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字经》教学二(子不学).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启示: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小狗豆豆非常聪明。谁见了都夸它,说他将来肯定有很大的成就。
转眼,豆豆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开学第一天,豆豆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的来到学校上学。
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过去了,豆豆认为大象老师教的知识太简单了,自己那么聪明,根本不用学,一看就会了。就这样,豆豆上课开小差,下课与同学打闹,放学到处玩,大象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做,功课也不复习。到了期末考试,成绩一落千丈。大象老师叹息的摇了摇头。
豆豆却不以为然,不就是失误了一次嘛,有什麽大不了。就这样,新学期开始了,豆豆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一转眼,豆豆毕业了,没考上中学。豆豆去找原来的伙伴玩,可大家都不理它,还讽刺他考不上中学,豆豆可伤心了。
回到家,豆豆后悔极了,要是自己上学的时候好好学习多好呀!也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我们可不能像豆豆一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悔恨的豆豆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一块石头成为路边石(路沿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路边石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别痛苦。” 雕塑石头答道:“老弟,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钢锯锯,刻刀刻,锤子砸,纱布磨等等……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这才产生了今天的不同啊!” 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别人无法改变我们,只有我们自己能改变自己。
路边石和石头雕塑的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
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
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我们也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和氏壁”的来历

《三字经》教学二(子不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eryka98
  • 文件大小714 KB
  • 时间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