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摘要我国现在存在着大量的失独家庭,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失独家庭目前面临生活物质收入少,精神压力大,养老困难的巨大问题。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入手分析失独家庭,认为失独家庭的问题应该通过政府、社区、社会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联合作用才能解决。
中国 2/vie
关键词失独家庭社会工作养老
作者简介:姜珊、李婉,大连财经学院。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09-
一、失独家庭的界定与现状
(一)失独家庭概念界定
在现有的学界研究中,并没有失独家庭的明确定义,从我国各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也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我们根据国内学者王秀银以及政府2001年出台的《中国计划生育条例》的相关界定与推进完善,大概总结出失独家庭是指,那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唯一的子女因事故或者意外、疾病等原因不幸离世,只留下父母独自在世生活的家庭,而父母又因为步入中年而不能再生育或者领养孩子的这部分家庭。
(二)我国失独家庭的现状
,增长快:
自独生子女政策实施至今,独生子女家庭作为一种普遍的家庭结构数量不断增长,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一旦伤亡,独生子女家庭受到的打�艟�对是毁灭性的。根据相关调查发现,1990年累计失独家庭数目就达到了103万户,2015年这一年就产生了将近10万的失独家庭。而根据这个数据推算,在2050年,中国失独家庭的数量将达到超过1100万。这些惊人的数据都向人们诉说着,失独家庭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
与大多欧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自古以来独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决定了子女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孩子的离世带给家庭的毁灭性的打击。失去孩子的他们,孩子曾经的点点滴滴也将成为他们不能触碰的记忆。他们害怕提起孩子,也不愿意听他人谈起孩子。因为失去孩子,失独老人很多每天白天过的浑浑噩噩,只因当夜晚到来时,他们大多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哭泣。为了不让自己想起孩子,他们很多人都会选择乔迁他地。还有很多失独夫妻,因为失去孩子夫妻生活不睦而选择离婚,让本就痛苦的生活更加痛苦。但是失独老人与空巢老人不同的是,失独老人要承受的痛苦要比空巢老人大得多,同时空巢老人在经济条件来讲相对富裕,而失独老人却承受着来自经济与精神的两方面打击。对比来讲,失独老人承受的痛苦要比空巢老人来的更要巨大。
:
近几年随着舆论媒体不断关注失独家庭,政府也高度重视民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帮扶失独家庭,例如,失独家庭的父母当年龄达到49岁时,即可领取国家对失独父母的补贴。通常政府给予的补助金额在一百至两百元。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政府的救助水平并不高。以上海为例,上海2013年的失独家庭补助为每人每月300-500元,,而截止2010年,。社会工作者缺乏,经济补助不够,这些都说明了失独家庭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关注,可是救助的程度和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失独家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
(一)家庭经济收入减少
在中国,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在物价涨幅很大的今天,老人退休后,劳动能力
失独家庭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