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干部人才选拔问题的理性思考.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高校干部人才选拔问题的理性思考.doc对高校干部人才选拔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要:高校干部人才选拔,对学校的稳定与发展、人才培养的管理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干部人才选拔呈�F年轻化、博士化及选拔工作行政化等特点。选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校实际,主要表现为干部过于年轻化影响了高校发展、干部一味博士化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选拔工作行政化影响了干群关系。高校干部人才选拔应该放宽年龄,把真正懂得教育规律的人选拔到管理岗位上来;应该尊重人才,让博士充分发挥知识创新与传承的作用;应该实施去行政化改革,把选拔行政干部和学术干部选拔分开。
中国 4/vie
关键词:高校;干部选拔;管理;去行政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2017)03-0225-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方面密集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等重要文件,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力度明显加大。2016年“两会”期间同志在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1]。这些都为高校干部人才选拔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选拔干部人才对学校组织部门来说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但是,这项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人才的成长与进步,意义重大,有必要进行探究。通常讲的高校干部是指在高等学校从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人员。按行政级别划分,可分为省部级、地厅级、处级和科级;各级又分为正职和副职。按管理层次级别划分,可分为校级、中层和基层等三个级别。我们所讨论的高校干部人才选拔问题,主要是指选拔中层干部和基层干部。高校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不同,高校是一个学术组织,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高校还存在有机构没级别的组织,像教学系、教研室、研究所和实验中心等。所以,我们在选拔高校干部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理性对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校的和谐稳定与科学发展。
一、高校干部选拔现状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人才选拔工作,始终把选好人、用好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来抓。近年来,高校认真贯彻党中央精神,在积极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使高校干部队伍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干部年轻化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高校非常重视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在河南的部分高校中,青年处级干部的比例已经超过30%,如果再把青年科级干部统计在内,青年干部的比例要超过60%。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相比,高校青年干部的比例应当说是非常高的,率先实现了干部的年轻化,形成了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竞聘机制。
(二)干部博士化
按照干部“四化”方针,高校在选任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方面,确实实现了新的跨越。在干部选拔工作中,高校对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处及教学院系等部门的行政职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一般应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同时具备副高级职称。在实际选拔干部的过程中,“具有博士学位”是核心,选拔的结果也往往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胜出。行政干部博士化,已成为高校干部队伍中的一大亮点。
(三)选

对高校干部人才选拔问题的理性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7-08-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