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新)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 】是由【guoxiachuanyue0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新)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4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1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速度
速率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
分类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决定因素
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
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
方向
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冋;瞬时速度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
无方向
联系
它们的单位相冋(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速度
加速度
速度变化量
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的物理量
亍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程度的物理量,是一过程量
定义式
Ax
v=——
At
Av
a=—
At
Av=v一v
0
单位
m/s
m/s2
m/s
决定因素
v的大小由v0、a、t
决定
a不是由v>Av>At决定的,而是由F和m决定。
Av由v与v0决定,而且Av二aAt,也由a与At决定
方向
与位移x或A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与Av方向一致
由Av=v-v或
0
Av=aAt决定方向
大小
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x-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
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速度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v—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
Av=v一v
0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理解图象的含义
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速度一时间关系式:v二v0+at
1
⑵位移一时间关系式:x=v01+2at2
(3)位移一速度关系式:V2-v2二2ax
0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1)平均速度公式:V=1(v+v)
20
2)
3)
4)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J二v二肌+v)
'v2-'0V-
2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
x
2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Ax二x-x
mn
=(m
-n)aT2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研究运动图象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2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3
X—t图象
v一t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x0
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0
⑤父点的纵坐标表示二个运动的支点相遇时的位移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冋速度
⑥t]时间内物体位移为X]
⑥t]时刻物体速度为V](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匚时间内的位移)
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
“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
(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Ax=aT2,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
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逐差法
(x+x+x)-(x+x+x)
a=―654321—
9T2
(2)v—t图象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t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4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3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4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3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8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9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某人用15s跑完100m
早上6h起床
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h35min从天津西站发车
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
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5、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时间的
平均速度是60km/()
/h
/h
2
7、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全程的巧的路程,接着以v2=20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
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km/h,则v1应为()
/h
/h
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2,它的意义是()
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
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6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9
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
9、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10、AB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
位移是矢量,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移相等,则物体一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位移1m,则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s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1m,则1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1m/s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t时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
运动时间速度位移加速度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
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习题
A.
B
C
D.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选择题:
2、3、4秒内,通过的路程
)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8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7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8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9
,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乙同时着地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8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9
.图2—18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
.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
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物体以5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4s内物体通过的
路程为()
()
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s=4t+2t2,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s2
/s与0
,第1s末的速度达到4m/s,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
,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
、
,正确的是()()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8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11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它们的v—t图象如图2—1所示,则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最后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8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11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12
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11
乙比甲运动的快
2s乙追上甲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远
13、如图3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2的速度一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亡
.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向南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北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
离一定越来越大
汽车正在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6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新)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