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李英杰老师治疗胃脘痛经验.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英杰老师治疗 胃脘痛经验
衡水中医院糖尿病科曹清慧
李英杰老师治疗胃脘痛经验
肝胃不和案:柴胡疏肝散、温胆汤、失笑散合乌贝散加减
瘀血阻络案:良附丸、丹参饮、失笑散、百合乌药散
脾胃虚寒案:理中丸合五磨饮子
湿蕴中焦案:二陈汤、平胃散、旋复代赭汤、丹参饮
胃阴不足案:益胃汤加减
: (1)肝胃不和型:
症状: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恼怒生气发作加重,嗳气得舒,胸闷叹息,纳呆腹胀,排便不畅,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香苏饮和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
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大腹皮、木香、柴胡、白芍、川楝子、元胡等。
典型医案:康某女 33岁 2009年8月21日初诊
主诉:胃痛伴恶心40天。
患者因食肉过多而引起胃痛,痛剧时不能活动,只能以俯卧位趴在床上方可使疼痛减轻,胃胀,曾服中西药物后有所好转,但时有反复。刻下症:胃脘疼痛,痛剧难忍,恶心嗳气,右胁隐痛,稍有胃脘胀满不适,食欲不振,大便秘结,2-3天一行。月经量多色黑,经前稍有腹痛。寐差。舌暗稍红苔黄稍腻脉弦细。
既往史:风湿病史7年余,现关节不舒;胆囊炎、脂肪肝病史4年余;2009年7月10日行乳腺纤维瘤术。
实验室检查:胃镜: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胆胃不和;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金匮翼》云:“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肝胃不和一症,多由七情郁结于中,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发而为病;胃居中焦,气机阻滞,故见胃脘疼痛;胃不受纳、脾失运化故见食欲不振。脾虚生痰,郁久化热,复因胃气反逆则恶心嗳气,“胃不和则卧不安”,痰热内蕴则见舌苔黄腻。病位在胃、胆,与肝、脾有关,为本虚标实之证。治以清胆和胃,行气活血,化痰降逆。
方剂:柴胡疏肝散、温胆汤、失笑散合乌贝散加减。
处方:柴胡10g,枳壳10g,香附10g,青皮10g,陈皮10g,元胡15g,焦三仙各10g,鸡内金15g,乌贼骨20g,大贝10g,清半夏10g,蒲公英10g,炒栀子15g,藿香10g,竹茹10g,生姜10g,片姜黄10g,甘草10g,蒲黄10g,五灵脂10g, 7剂。
二诊2009年8月28日:胃痛及恶心减轻,劳累后腰痛,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加炒杜仲15g,砂仁6g,甘松10g,苏梗10g,10剂。
三诊(2009年9月21日):患者服上药后胃痛明显减轻,遂以上方连服21付,病情大为好转,但每因劳累或饮食不慎后有所反复,现胃脘隐痛,喜温喜按,舌暗稍红苔薄黄脉细。,栀子,加乌药10g,百合10g,黄连6g,沙参10g,15剂。

李英杰老师治疗胃脘痛经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uhe72
  • 文件大小255 KB
  • 时间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