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
濮阳县鲁河乡一中李国柱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楚汉之争的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和战争的双方。
记住西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知道汉初实行“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的基本政策和成效。
方法目标:
讨论分析楚汉之争中项羽失败,刘邦获胜的原因。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全面的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事实,分析汉初实行“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的原因。
情感教育:
通过学习楚汉之争,要让学生认识到“民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通过学习“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要使学生认识到汉初的安民政策对发展生产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这一概念。
学习重点: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和突破策略: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可考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借助历史事实,让事实说话,以此突破该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点燃激情
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结束了暴秦的统治。在战争中踊跃出来的农民领袖刘邦和项羽又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争霸战争,最终究竟鹿死谁手,称霸天下?在新的王朝建立后,是不是也像秦朝一样实行残暴的统治呢?今天我们就从刘项争霸天下的“楚汉之争”开始学起。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
(2)、知道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3)、能够说出汉初实行“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的基本政策与实效。
2、学生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楚汉战争”是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的?战争的双方都是谁?结果如何?
(2)、.西汉是谁在什么时候建立的?都城在哪里?
(3)、请你讲一讲“鸿门宴”、“四面楚歌”和“布衣将相”的故事?
(4)、项羽乌江自刎前悲叹道:“此乃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说的对吗?请说出理由。
(5)、“休养生息”的政策最初是谁提出来的?他是怎样说的?这对汉初的政治和社会带来了那些积极影响?
(6.)、刘邦“休养生息”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文景之治”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是什么?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
3、教师巡回检查,督促学生自学。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班级实行分组,前后桌友之间每四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
1、生生互动:针对上述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学自主解决,然后在同桌之间交流检测;有疑难问题,再提交学习小组讨论解决。
2、师生互动:教师巡回指导,学习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提出,老师再进行点拨。在合作解决上述问题之后,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可首先让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回答,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3、教师预设,多边互动。
思考与讨论:
(1)、在楚汉战争中原本楚强汉弱,但刘邦能够由弱变强,反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刘邦善于收揽人心,注意择善而从,又有进能攻,退可守的关中为根据地,而项羽虽在兵力上占优势,但骄傲自大,听不进意见,鸿门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后教师要着重强调民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2)、汉初的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事实进行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0933426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