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
魏
吴
高考语文考试的新探索
江苏、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份高考语文考试:考名著
《三国演义》
《红楼梦》
《子夜》
《家》
《巴黎圣母院》
《欧也妮·葛朗台》
《复活》
问: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改革?
一、考查名著经典是现实社会的需要 强调阅读名著经典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阅读活动在现代社会所存在的严重危机。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立体、多感官的享受,人们已经习惯坐在电视机等声像俱全的媒体面前,不太情愿坐下来捧着密密麻麻都是文字的一本书。经典文化严肃的思想性、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感、令人自豪的种种情感被通俗的、流行的、夸张的、噱头的“快餐文化”所取代
“流行音乐替代了古典音乐,迪斯科替代了芭蕾舞,通俗文学替代了严肃文学,亚文学替代了纯文学,千篇一律的肥皂剧替代了风格化的艺术电影。中国文化从一种具有个性、批判性、独创性的审美文化,向以群众性、娱乐性为评价标准的文化工业转换。”
如果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没有充分经历阅读经典作品的“洗礼”而离开了学校,以后就很少再有机会或条件接触这些经典,即使有可能接触也缺少那种自然而然的亲和情结。在国际化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在开放的、多元的文化格局之中,只有立足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基础上,才能够建立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保持足够的独立性,在文化扩张、文化霸权咄咄逼人的情境中游刃自如,并借鉴和吸收其他优秀文化,得以实现自身的创造和发展。
因此,一些国家已经在这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如限制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文本阅读。
早在1984年美国国家人文科学促进委员会就为中学生列出了必读书目,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美国历史文献《独立宣言》、柏拉图《理想国》、《圣经》等30种重要著作
正如徐鲁在《重返经典阅读之乡》所言:“他们是要以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去帮助新一代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与轻浮,同时也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创造自我,创造世界。”
二、考查名著经典是现代教育的需要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体现语文交际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单靠教材内有限的课文篇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汉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告诫后人要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
无数有成就的作家,或是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多看书。一年一度的中高考语文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都是在中学时期就读了大量古今名著,语感能力特别强。20世纪80年代一项针对初、高中生的调查就显示出:“学习成绩好坏与课外阅读的多寡基本成正比。”
三国演义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