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孵化与社会治理创新.doc社会组织孵化与社会治理创新
【摘要】社会组织孵化从场地设备、政策咨询、能力建设、项目支持、资源对接以及公益理念宣传等方面入手,培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社会组织孵化应加强以下建设:一是孵化中心自身建设;二是建立统一社会组织孵化平台;三是建立多层面的孵化体系;四是探索从项目购买到整体购买;五是政府加快转移职能进程。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孵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社会治理理论的提出
治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末,“地方治理”和“公共治理”是治理的最早表现,后来两个概念被整合成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公共治理。治理的主体是多元化、平等化的,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到社会事务的治理中,各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协作和相互服务。这既充分弥补了国家和市场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不足,又能充分满足群众的民主自治需求。从传统的管理理论到社会治理创新理论的发展历经了政府全能管制型模式、社会自治型模式、市场服务型模式三段发展过程,突出政府、基层和市场发挥的作用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实现了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鼓励社会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决定》还明确指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适合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②。突出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从数量与速度上看,社会组织呈快速发展状态。近五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社会组织的年均增长率达10%,发展速度快。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市共注册登记社会组织2288家,其中社会团体120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084家,,,数量甚少。另外,社区备案的社会组织发展迅速,现全市在社区备案的社会组织已有1328家,2013年1至10月份,新增社区社会组织669家,%。
从结构上来看,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以淮安市为例,社会服务类369家;教育培训类360家;其他类356家;农业及农村发展类209家;体育类171家;科技研究类166家;文化类154家;工商服务类154家;卫生类120家;职业及从业者组织类99家;环境类90家;宗教类21家;法律类19家。社会服务类的社会组织是最多的。一方面,这可能与政府提供的公共资源缺乏和大力发展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政策相关。另一方面,政府统一提供的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居民现多样化以及个性化的需求,且这些需求的利润空间很小,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又不愿提供,所以这些社会服务只能由社会组织来承担③。志愿服务类组织发展也非常缓慢。现在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只有33家,其中慈善类24家,志愿类9家,这远远不能适应民众对社会福利需求的。教育培训类的社会组织所占比重大,说明社会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大,注重人才的培养,教育培训类的社会组织有经营性收入,具有较强的造血能力。
从发展效益上看,社会组织对社会服务贡献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很大。各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结合业务范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尤其是社会服务类组织的发展,更是提高
社会组织孵化与社会治理创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