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走进大英博物馆陈明子PPT课件 】是由【梅花书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走进大英博物馆陈明子PPT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走进大英博物馆.中国馆。
竟然没有用美图秀秀!
帅爆了烂爆了!
啊啊啊没法子活。。
第1页
大英博物馆是什么。。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综合性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它收藏了世界各地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藏品主要是英国于18世纪至19世纪发起战争中掠夺得来,主要受害国家包含希腊、埃及及中国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国馆>
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中心,是一座规模庞大古罗马柱式建筑,十分壮观。这里珍藏文物和图书资料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大英博物馆建于1753年,6年后正式开放,原来主要收藏图书,以后兼收历史文物和各国古代艺术品,其中不少是仅存珍本。
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英帝国向世界扩张,对各国进行文化掠夺,大量宝贵文物运抵伦敦,数量之多,大英博物馆盛不下,只好分藏于各个博物馆。当前,埃及文物馆是其中最大陈列馆,有7万多件古埃及各种文物,代表着古埃及高度文明。希腊和罗马文物馆、东方文物馆大量文物反应了古希腊罗马、古代中国灿烂文化。
第2页
大英博物馆发展历程。。
1753年,收藏家汉斯·斯隆(HansSloane1660-1753年)爵士逝世后,按照其遗嘱将遗留下来71000件个人藏品及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全部捐赠给国家。这些藏品最终被交给了英国国会。
在经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1月15日在伦敦市区附近蒙塔古大楼(MontagueBuilding)成立并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在开放后经过英国人在各地各种活动攫取了大批宝贵藏品,早期大英博物馆倾向于搜集自然历史标本,但也有大量文物、书籍,所以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1824年博物馆在蒙塔古大楼北面建造一座新馆,并在1840年代完成,旧蒙塔古大楼很快后便被拆除。新馆建成后很快又在院子里建了对公众开放圆形阅览室。
因为空间限制,1880年大英博物馆将自然历史标本与考古文物分离,大英博物馆专门搜集考古文物。19,博物馆再次重新划分,将书籍、手稿等内容分离组成新大英图书馆。
第3页
大英博物馆东方闪光点。。
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标要数东方艺术文物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它东南亚国家文物十多万件。
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青铜器,到唐家瓷器、明清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如中国各朝代绘画、刺绣,各个时期出土文物、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贵为《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商朝铜尊为两只连体绵羊,中间驮着一个圆形尊筒,造型非常美观、精巧。还有一只宋朝瓷酒壶,底座和责周围是一朵荷花,壶盖上坐着一只狮子,更是难得珍品。博物馆后门两只大石狮也是从中国运去。
第4页
中国馆来啦~~~
英国国家博物馆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几个国别展厅之一。该馆收藏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它不以惯常分类方法展出,而是按年代排列,让各国观众在中国古代文化物证中徜徉,纵向推进,横向比较,给好学者以提醒,给好奇者以学养。
其实中国馆位于博物馆尽头处,普通游客没有太多耐心来这里观赏,所以人不是太多。而且假如你仔细观察,你会发觉这里大多都是组团游玩,而且都说着一口流利汉字。哦!原来他们是中国人!
然而,这仅仅是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万3千件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一部分,另外十分之九都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尤其许可,普通游客是无缘谋面。
这些东西都是怎么来啊?
嘘。。这些是1856年到1932年间,多个所谓“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查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域达60屡次掠走大量文件文物。其中,尤以19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文物最多!!
第5页
这里有什么。。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只有尤其教授才可取得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中国最早专业画家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含有里程碑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珍品。
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中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
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
19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
该馆最主要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
之宝”毫不为过。该摹本存放于馆内
斯坦因密室,据报道,南京师范大学
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
水曾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
本,当初在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
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统计。
第6页
这里还有什么。。
在中方米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雍容华贵。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它藏品在中国厅内却难觅踪迹。
第7页
还有什么~~~
另外,国宝级中国波罗密佛经最早版本、宋罗汉三彩像、宋明名画,45卷《永乐大典》等都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听说假如加上1973年并入大英图书馆部分,该馆收藏中国书刊有6万各种。
第8页
幕后黑幕。
不过。据介绍,因为英国政府拨款降低,加上游客降低,该馆财力担心,从1992年以来,中国厅文物就极少被更换过。财力吃紧还造成职位降低,而与中国文物相关职位首当其冲。财力吃紧也致使该馆无力开展中国文物巡展和文化交流。这些情况都是有悖于该馆办馆政策,即展品必须经常更换,让库存文物与公众见面,以确保展馆吸引回头游客。大英博物馆财力吃紧由一件事情就可见一斑:1990年由香港商人何鸿卿爵士捐助200万英镑,把旧中国陈列室扩建、改造,才有了现在这个有空调恒温陈列保护设备新中国展厅,不然,价值连城中国文物可能照样放在破旧藏室里任凭虫吃鼠咬。
第9页
通过我的叙述<以及度娘的>,
大家是否对大英博物馆有了一些了解?
哈哈~不管了没了解,
我都要搬出四个字。。
谢谢观赏
第10页
走进大英博物馆陈明子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