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谋篇布局五法
一、串点法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在那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比如下面一篇以“中学生活”为话题的作文:
[例文] 感受中学生活 ——初三进行曲
初三了,真是个多事之秋。走进初三,走进生活,体验初三进行曲,体验个中酸酸涩涩、苦苦甜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紧张:生活的主旋律 紧张,不容置疑。每每看到楼梯口那块高考倒计时牌,心里便会莫名的紧张,甚至焦虑。毕竟十年寒窗,在此一搏啊! 每天,老师的工作已经固定化、一体化。老师抱一叠试卷进教室,不多时又抱着一叠考卷出教室。数学老师刚走,外语老师进来,还有地理老师见缝插针,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小黑板……同学每天每时每节课笔耕不辍,忙着解未懂之题,忙着向老师请教,忙着订正试卷……为了七月的那个未知数,紧张是唯一不变的基调。于是乎,学校、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是不变的航向;抓紧时间吃饭,抓紧时间骑车……只为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然而,紧张并没有吞噬我们。在繁重的学习中,我们体验着生活充实的兴奋,感受着紧张生活的步伐。
牢骚:生活的小夜曲 初三阶段,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
“唉,考试太难了,我看我希望不大。”甲垂头丧气,一脸苦行僧标模样。 “本人已数月不知电视为何物,不知音乐是何味了。”乙苦苦地唉叹着。 “死定!今晚2点35分的足球赛是看不成了。真是……”丙的心境深得球迷们的理解。 “啊呀!差点忘了大事,下午历史课还要模拟考试呢!”丁的一声提醒,惊动了梦中人。于是大家各就各位,赶紧备战。牢骚,为高考而发;议论,因高考而起。反正牢骚、议论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听多了也就自然了,仿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小夜曲。
希望:生活的狂想曲 “报纸上说了,今年大家扩招,咱们都大有希望噢!”传播消息的同学眉飞色舞地告诉大家。“对呀,对呀,大家好好努力,一定能行的!”临近高考,大家都诚心诚意地彼此鼓励,彼此加油——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分之百地努力。特别是接二连三的家长会上,学校一次又一次地发布的招生信息,更使我们的信心指数不断上升。“对!下定决心,努力拼搏吧!” 初三呀,初三!初三的生活仿佛是人生中一篇最最扣人心弦的乐章。紧张的主调让我们振奋,灿烂的希望与我们同行。走进初三,走进生活,不远的将来,就会走出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文无定法,就是采用“串点”法,方法也多种多样的,比如最常见的“日记体”和一些短小精悍的以“小剧本”构成的一幕幕情景,都是很好的方式。另外,在采取这一方法时,也要注意两个问题: 1、选点的数量。一般以三个为宜,或多或少都会或单调,或繁琐。而三个“点”既符合人们的阅读、欣赏、审美习惯,也比较容易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2、点与点之间的联系。虽然说通过选“点”来写,比较易于操作,但要能注意到,点和点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像上一篇作文中,作者就抓住了“紧张”、“牢骚”、“希望”三个“点”,这三个点是很有代表性的,透过这三个点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初三学生整个的生活全貌和精神状态。由此可见,选点不能盲目,要使所选的“点”具有“以点代面”的功能。
再如: 二、片断式连接法。
、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别以片断的形式陈列, 有机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如:以“滋味”为话题作文。有个考生拟题《成长的滋味》,颇具创意。以自己的成长过程为小标题,
第一段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童年的我”为小标题,写出了童年时候的顽皮与霸气以及那份自信;
第二段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少年的我”为小标题,表现出了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坚信爱拼才会赢;
第三段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现在的我”为小标题,通过回想初三岁月的煎熬,尽管付出很多,但收获了甜蜜与微笑,心情豁然开朗,脸上绽放笑靥,心头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作者用三个小标题,以时间为主线,呈螺旋上升。
三、日记式串连法
日记层次分明,线索清楚,简单明了,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用在考场作文中,易获高分。如:一考生以《都是考试惹的祸》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分别写
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
宿舍里同学恶意的讥讽,
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
且三则日记巧用“小雨”、“大雨”、“暴风雨”来暗示情节的发展,传递作者心情,布局巧妙,感情真挚。
又如:写学校生活的《老师,让我歇歇吧》,用七则日记展开。
“星期一,心惊胆寒”、
“星期二,拼它一搏”、
“星期三,哀怨声声”、
“星期四,冬天里短暂的春天”、
“星期五,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星期六,苦战题海”、
“星期日,再向虎山行”,
通过一周生活的描写,将学校单调重复、紧张苦闷的生活真切地表现出来。
作文布局布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