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架栽培槽栽培草莓效果研究 】是由【司棋夸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架栽培槽栽培草莓效果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架栽培槽栽培草莓效果研究
彭月丽王秀峰杨凤娟陈向梅李好凌霄池田秀夫摘要:日本广泛应用的草莓高架袋栽模式为对照,以草莓品种丰香为材料,设计了一种草莓高架栽培槽,研究了2种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营养生长、生理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架栽培槽模式下的草莓平均单果质量、果实总产量及品质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其果实成熟期比对照提早了8d,前期产量(1~3月产量之和)%,且因栽培槽设有营养液回流装置,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土壤污染及棚室湿度,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及环保价值。
关键词:草莓;高架栽培槽模式;高架袋栽模式
草莓是一种产量、营养价值都很高的高档水果,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各种高附加值的果浆等,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近年来在我国也获得了迅猛发展[1,2]。草莓生产不仅劳作时间长,而且劳动强度较大,因此实现草莓省力化栽培是草莓发展的一大趋势[4]。高架栽培法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栽培方法,而且草莓设施无土栽培,在克服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减少农药用量、生产无公害果品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可大大提高草莓果实的商品率,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3]。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兴起草莓高架栽培[5],目前该技术已广泛推广应用。草莓高架袋栽模式是日本帝松服务公司的专利,在中国虽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价格较高[6],因此,本试验以其为对照,结合我国国情,利用当地价廉易得的材料设计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高架栽培槽模式,使其达到既能适合草莓栽培又能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之目的。
1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进行。以草莓品种丰香为试验材料,营养液配方为山崎配方。
试验设2个处理,T1:高架栽培槽模式;T2:高架袋栽模式(对照)。一个栽培架为一个处理小区,每处理3次重复。2处理采用相同的栽培基质,株行距均为18cm×12cm,每小区64株。草莓于2008年10月30日定植,采用滴灌系统供水和补给营养液,每4株草莓一个滴头,供液流量为2~3L/h。依据天气及草莓发育情况,每日供水3~5次,每次3~5min。
①高架栽培槽模式(T1)其特征是将栽培槽设置在一定高度的架台上,便于管理操作。栽培槽由两层膜组成,内径30cm,深15cm(上层膜距栽培槽顶部的垂直距离),两层膜间距5cm左右,上层为黑色园艺地布或黑色无纺布,通透性好,利于透气排水,承载栽培基质,两端收口固定于架台上;下层为透明塑料薄膜,两端收口固定于架台上。在下层膜一端底部打孔与回流管连接,回流管另一端与贮液池相连,基质中多余的营养液透过膜滴下后,通过回流管流回贮液池,既避免浪费资源,又保护环境;两层膜间放置一根PVC塑料管,其长度与栽培槽长度相当且直径小于两层膜间距,以方便营养液回流。
架台用镀锌钢管搭建,起支撑栽培槽的作用,要保证其整体尽量水平。沿温室南北方向间隔2m,纵向平行设置4对100cm长钢管(入土30cm)作立柱,各立柱保持地上高度相等(70cm),每对立柱横向间距30cm,然后用比其横向间距长5cm的横杆固定各对立柱,最后将两根钢管平行固定在立柱上。
②高架袋栽模式(T2)其特征是将栽培袋设置在一定高度的架台上。栽培袋由日本帝松服务公司提供,是一种草莓专用栽培袋(×46cm),内装基质主要原料为发酵好的树皮堆肥,每袋定植8株草莓,袋上有标出的定植位置,株行距18cm×12cm,底面均匀打12个孔,以利排水。此栽培模式优点是准备工作简单,定植容易,栽培袋的替换工作简便,病害发生时处理简单,缺点是其模式为开放式系统,多余的营养液直接滴到地面污染环境,且增加棚室空气湿度。两种模式的架台高度一致。
①基质温度用自记温度计TAndDThermoRecorder(TR-52S)测量各处理基质表面下10cm处温度。每1h自动记录一次。
②草莓营养生长指标定植1个月后每处理随机选择10株草莓调查株高、茎粗、叶面积、叶柄长、叶柄粗、叶片数、单株根数、单株根鲜质量。株高用直尺测量从地表至最长叶片的自然高度;叶面积测定取心叶向外第2片展平的功能叶;用直尺测量其三出复叶中央小叶的长和宽,以长×宽×[7];用直尺测量心叶向外第2片展平的功能叶的叶柄长度,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叶柄粗度。
③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分别于定植后1个月、3个月、5个月,每处理随机选5株植株的心叶向外的第2片功能叶,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净光合速率(光强设置为800μmol?m-2?s-1)。TTC法测定根系活力。
④果实产量、品质统计各处理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折光仪(成都光学仪器厂)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NaOH中和滴定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VC含量用二甲苯萃取比色法测定。
。
2结果与分析
温度是影响草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8]。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2个处理的基质温度日变化均随气温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且升高、降低的变化均滞后于气温变化。夜间气温较低,基质温度也较低,但仍比气温高。图3表示了晴天气温和基质温度的变化,早晨卷起保温被后,棚内气温逐渐上升至通风前达到最高,通风期间温度降低,关闭通风口后,温度稍回升,之后随棚外气温的降低而降低,至第二天开棚前达到最低。不同月份T1基质温度随棚室气温升高、降低的速率均低于T2,中午至傍晚温度低于T2,晚上温度高于T2,这可能是因为T2的栽培袋是一个封闭的袋子,表面积较大,且底面有孔与外界空气联通,吸热、散热的速率均较大。图4表示了阴天气温和基质温度的变化,其中由于阴天情况下通风时间较短,所以未出现中午温室内气温降低的现象。T1、T2基质阴天温度变化规律与晴天相似,但夜间温度相差较小。图3、4均显示T1变化滞后于T2,且T1最高温低于T2、最低温高于T2,说明T1基质温度变化较平缓,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小,保温性较好。其原因可能是T1栽培槽有两层膜构成,两层膜之间有一定的空气间隙,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作用,且基质表面覆盖PE薄膜也有一定的增温、保温作用,因此受气温影响稍小,保温性优于T2。
由表1可以看出,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T1最高温度均低于T2,最低温度均高于T2,且平均温度高于T2,这与图3,4中呈现规律相吻合。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营养生长状况指标可以反映植株的适应性和生产潜力[8]。由表2表明,处理T1株高、茎粗、叶面积、叶柄粗及根鲜质量均稍大于处理T2,但差异不显著,但其单株根数和叶片数显著多于处理T2。可能是由于T1处理栽培槽夜间保温性较好,温度较高,更有利于根系利用白天积累的碳水化合物。
由表3可以看出,2个处理的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说明2种栽培模式对草莓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小。定植1个月后,T1根系活力较强,是由于T1保温性较好,夜间温度较高,较有利于根系生长,从而提高了根系活力。而定植后3个月和5个月差异不显著,可能是由于立春(2月4日)以后,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基质温度也逐渐升高,温度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T1始花期为12月10日,比T2早5d,始熟期为1月23日,比T2早8d。可能主要是因为T1保温性较好,夜间温度较高,较有利于根系生长,进而促进地上部营养生长,使其较早进入生殖生长。由表4还可以看出,T1处理总产量稍低于T2处理,但差异不显著。
草莓的风味主要取决于果汁中糖酸比,比值越大,草莓风味愈佳[2],由表5可以看出,2个处理间草莓的糖酸比,VC、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可见,这2种栽培模式对草莓果实风味品质影响不大。
3小结
T1处理草莓果实总产量及品质与T2处理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冬天,T1处理下的基质保温性较好,夜温较高,有利于根系生长,进而促进地上部营养生长,使其较早进入生殖生长,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早了8d,早期产量(1~3月产量之和)%。另一方面,T1设有营养液回流装置,能节约资源,减少土壤污染,降低棚室湿度。因此,高架栽培槽模式可以实现较好的设施草莓无土栽培效果,且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价值。
参考文献
[1][J].柑橘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5,21(4):5-7.
[2]赖涛,沈其荣,褚冰倩,
的转化及其对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5,36(6):891-896.
[3][J].北方园艺,2006(3):92-93.
[4]张志宏,高秀岩,杜国栋,――省力化栽培[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101-103.
[5]刘小明,[J].果农之友,2004(3):40-41.
[6][J].山东农业科学,2008(8):58-60.
[7][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8][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86.
ResearchonEffectofElevatedCultivationGrooveonGrowthandDevelopmentofStrawberry
PENGYueli,WANGXiufeng,YANGFengjuan,CHENXiangmei,LIHao,LINGXiao,IKEDAHideo
(CollegeofHorticultureScienceandEngineering,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an,Shandong271018)
Abstract:Inordertofindappropriatecultivationmodeforstrawberrysoillessculture,onekindofelevatedcultivationgroove(namedT1)(namedT2),effectsofcultivationonvegetativegrowth,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smeanweight,,thedateoffruitmaturitywas8daysearlier,andalsoitstotalyieldinJanuary,%,T1isequippedwiththenutrientsolutionbackflowinstallment,,theelevatedcultivationgroovehashighereconomiceffectivenessandbetterenvironmentalprotection.
Keywords:Strawberry;Elevatedcultivationgroove;Elevatedcultivationbag
2/view-640805
高架栽培槽栽培草莓效果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