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葡萄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葡萄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doc葡萄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摘要:葡萄是我市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品质不高、产量不稳定,在影响产量的诸多因素中,气象条件是最关键也是最活跃的。文章分析了葡萄与日照、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对葡萄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新余葡萄生长期不利气象条件,提出了应对气象灾害的对策,对提高新余葡萄产量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葡萄;气象;产量;对策
引言
我市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自1989年开始规模种植,2014年葡萄种植面积8500余亩,列全省第三。,露地栽培的平均纯利达5000元/亩,设施栽培的平均纯利超1万元/亩,种植效益非常可观。主要分布在孔目江、下村、罗坊、水西、分宜等产业带,但由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栽培模式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我市葡萄着色不佳,品质不高。
1 气象条件与葡萄生产的关系分析
我市葡萄目前主栽品种
早、中、晚熟搭配趋于合理,早熟品种有:夏黑、维多利亚、京亚;中熟品种有:巨峰、醉金香、巨玫瑰;晚熟品种有:红地球、美人指、金手指。目前栽培比较多的品种:巨玫瑰、醉金香、夏黑。
、气温、降水的要求
影响葡萄品质和产量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在多数情况下,气候对葡萄的品质、产量起主导作用。日照、温度、降水量的变化对于葡萄品质和生产有着重要作用。
日照。葡萄喜光性强。日照充足葡萄叶片厚而浓绿,利于光合作用进行,产量高,浆果着色好,含糖多,据试验资料统计,葡萄生长期不同时段含糖量与日照时数均呈正相关[1]。光照不足时,果穗小,落花落果多,产量低,品质差。长日照有利于果实大小、色泽的发育和内含物等品质的提高,采收期日照时数对葡萄的含酸量有显著的影响。
温度。春季当气温达到7℃-10℃时,葡萄根系开始活动。初春气温12℃开始萌发,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开花期以25-30℃为宜,遇低温(15℃以下)阴雨,则授粉受精不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葡萄果实含糖量的主要气象因素是≥10℃的有效积温,温度对含糖量的增加和含酸量的降低均起促进作用[2]。5-7月为果实膨大成熟期,如温度不足,则果实着色不良,糖少酸多,品质降低。
降水。葡萄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降水的需求不同,生长初期对水分要求较高,开花期要求适当干燥,浆果生长期需水较多,成熟期要求水分较低。降水的多寡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降水量对葡萄含糖的增加和含酸量的降低均起阻碍作用。开花前降雨多,新梢生长过旺,消耗植株贮藏养分;花期多雨,受精不良,造成落花;果实肥大期到成熟期多雨,光线不足,糖度低下,着色不良,品质低劣,且容易裂果。
2 葡萄生长期不利气象条件分析
气候温暖潮湿,日照时数较少,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品质量;冬季温度较高,植株休眠时需寒量不足,影响翌年植株生长结果不良;冬春季光照不足,影响设施促成栽培;梅雨、台风和连阴雨对生长结果影响较大。
日照少
一般要求葡萄生长旺季(4-8月)日照时数在1400h以上。新余市4-8月日照时数853h,比新疆葡萄所要求的日照时数少。光照条件十分不足,严重制约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日照时数少,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品质量。
低温
低温对葡萄的伤害是葡萄栽培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葡萄的根系是抗寒性最弱的。嫩梢和幼叶在

葡萄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