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是由【guoxiachuanyue01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f2的最小值
=tana
9.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F2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一、静力学
,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歼―Fj<F<|F1+Fj方向与大力相同
: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
FFF
1—二2—二——
sinasinPsiny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
12
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f2的最小值▼■■■■■■-
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
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二、(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T):①1T内、2T内、3T内……位移比:S1:S2:S3=12:
1T末、2T末、3T末……速度比:V]:V2:V3=l:2:3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
S:S:S=1:3:5
IIIIII
④AS=aT2S-Sk=kaT2a=AS/T2a=(S-Sk)/kT2
nn-knn-k
位移等分(
:S0):①1S0处、2S0处、3S0处…速度比:VV2:V3:…V=
000011:2'2:<'3:A盲
②经过1S0时、2S0时、3S0时…时间比:1:迈:朽:A:Vn)
经过第一个1S0、第二仁s0、第三个3_S0…时间比
t:t:t:A:t=1:(2一1):(3一i2):A:(n一pn-1)
123n

-v+vS+S
v=v=—0t=—12
t/222T
一v+v
v=v=1

r
Iv2+v2
v=J—01
中间位置的速度t/22
4.
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前一半时间v1,
后一半时间a?。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5.
6.
7.
前一半路程v1,
后一半路程
,'2h
t=,
自由落体g
t=t
竖直上抛运动上下
同一位置v±=v下
绳端物体速度分解
v2。
一2vv
v=1-^-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1+v2
■2H
点光源
平面镜
8.“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度为零即停止的时间t0,确定了滑行时间t大于t0时,用
1
v2=2as或S=vt/2,求滑行距离;若t小于t0时s=vt+—at2
to002
:S=At+Bt2式中a=2B(m/s2)V0=A(m/s)
、相遇问题
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V匀-V匀减
匀匀减
V0=0的匀加速追匀速:V卢匀加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大S=
0匀匀加max
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位移相等,时间相等。
A与B相距AS,A追上B:SA=SB+^S,相向运动相遇时:SA=SB+AS。
ABAB
2
1
:
⑴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二d/v船
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最短s=dd为河宽
⑵当船速小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二d/v船
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
d
V
v
最短航程s=dx亠
v

1.
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
2.
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a=gsina
3.
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
4.
a=g(sina-gcosa)
沿如图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当a=45。时所用时间最短
沿角平分线滑下最快
a增大,时间变短
小球下落时间相等
小球下落时间相等
m・F
5.—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若力是作用于m上,则m和m的相互作用力为N=2一
12
与有无摩擦无关,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
1
i
m
/A
a
三、运动和力
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
之后
简谐振动至最高点
在力F作用下匀加速运动
F
在力F作用下匀加速运动
,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
:a方向竖直向上;
匀加速上升,
失重:a方向竖直向下;
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
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F=mgtga方向水平,指向圆心
2.
mg
:
1)
2)
3)
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pgR,最低点最小速度v;5gR,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6mg
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v=WgR
min
要通过最高点,。
竖直轨道圆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
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
T=3mg,a=2g,与绳长无关。
QgR
“杆"最高点V=0,v临=,
min临
v>v临,杆对小球为拉力

v=V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

v<v临,杆对小球为支持力

4)重力加速度,某星球表面处(即距球心R):g=GM/R2
距离该星球表面h处(即距球心R+h处):g'二GM二—GM—r2(R+h)2
Mmv24兀2
5)人造卫星:G=m=m®2r=mr=ma=mg
r2rT2
11GM
推导卫星的线速度v=厂
14兀2r3
;卫星的运行周期t=gm
卫生由近地点到迈%R
第一宇宙速度V广
万有引力做负功。
vGM/R
7-9km/s
地表附近的人造卫星:r=R=6-4x106m,V=V
运I
2叫R/g
T==
6)同步卫星
T=24小时,h==36000km,v=
7)重要变换式:GM=GR2(R为地球半径)
8)行星密度:p=3兀/GT2式中T为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的周期,即可测。
三、机械能
,做正功还是负功
F与S的夹角(恒力)
F与V的夹角(曲线运动的情况)
能量变化(两个相联系的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

W=FScosa(恒力)定义式
W=Pt(变力,恒力)
W=^Ek(变力,恒力)
W=AE(除重力做功的变力,恒力)功能原理
图象法(变力,恒力)
气体做功:W=P△V(P——气体的压强;AV——气体的体积变化)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摩擦生热:Q=f・S相对。Q常不等于功的大小(功能关系)
相对
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W=卩mgS
四、动量
反弹:Ap=m(v+v)
12
弹开:速度,动能都与质量成反比。
一维弹性碰撞:V1'=[(m1—m2)V1+2m2V2]/(m1+m2)
V2'=[(m2—m1)V2+2m1V2]/(m1+m2)
当V2=0时,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特点:大碰小,一起跑;小碰大,向后转;质量相等,速度交换。
4.
1球(V)追2球(V)
12
相碰,可能发生的情况:
①P1+P2
P'
P'2
m1V1'+m2V2'=m1V1+m2V2动量守恒。
E'K1+E'
K2
EK1+EK2
动能不增加
V1'<
1球不穿过2球
④当V2=0时,
m1V1)2/2(m1+m2)<E'
<(m1V1)2/2m1
E=(mV)2/2m=P2/2m=I2/2mK

研究对象
研究角度
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
适用条件
质点
力的瞬时作用效

F、m、a
F=m・a
低速运动的宏观物

质点
力作用一段位移
(空间累积)的
效果
W=FScosa
P=W/t
P=FVcosa
Ek=mv2/2
Ep=mgh
W=EK2—EK1
低速运动的宏观物

系统
E1=E2
低速运动的宏观物
体,只有重力和弹力
做功
质点
力作用一段时间
(时间累积)的
效果
P=mv
I=Ft
Ft=mV2—mV]
低速运动的宏观物
体,普遍适用
系统
mM+叫V2Z=
miV1+m2V2
外=0
乎外》疔内
某一方向ZF外=0
△Px=°
五、振动和波
平衡位置:振动物体静止时,工F外=0;振动过程中沿振动方向EF=0o

由波的图象讨论波的传播距离、时间和波速:注意“双向”和“多解”。
振动图上,振动质点的运动方向:看下一时刻,“上坡上”,“下坡下”。
振动图上,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看前一质点,“在上则上”,“在下则下”。
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波长和波速改变(由介质决定)
已知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要画经过一段位移S或一段时间t的波形图:“去整存零,平行移动”
双重系列答案: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