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初稿罗莉.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初稿罗莉 】是由【bkec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初稿罗莉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科目: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备课老师:罗莉日期:2021-3—6
课题:6、北京的春节
课时:2
教学目的(分层)
,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具学具
歌曲《恭喜》、春联、灯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快速阅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我们再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学生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默读填表,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场,到哪一天完毕?
,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这些时间里详细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
 时间
风俗习惯
 
 
 
 
 
 
 
 
,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风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如今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假设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刚刚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
五、结课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理解了北京春节的风俗,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第二课时
 一、回忆全文,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出读了第六课,和老舍先生一起初步感受了京味十足的北京春节,说说看,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再回忆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北京春节的呢?
   你能不能按照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二、分清详略
1、在这些日子的描写当中,老舍先生把什么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又把什么内容写的比较简单呢?快速默读课文,把详写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
2、学生汇报,板书:(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三、深化详写片断,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
1、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呢?深化的读读,勾画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由读后学生交流:
(一)腊八: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农业展览会。”
从“家家都"都可以看出节前人们的繁忙,对春节的重视。
“农业展览会”是说粥里的各种豆、米、干干过非常多,多得好似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师:多么有意思啊!作者用形象生动的比方,把腊八这天人们的繁忙描写得如此幽默,.
板书:繁忙
  “把蒜瓣放进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一个“翡翠”写出了蒜瓣的形、色;一个“辣"字写出了醋的味道,这样的色味双美当然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让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词的简洁、巧妙。
  (二)除夕
1、知名读第七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除夕给你什么感觉呢?板书:热闹
2、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除夕真热闹”呢?
 ★人们的活动:  从 “家家赶"“到处”“男女老少都”“万不得已"“必定”“除了”“都”   “守岁” 这些词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多么重视除夕夜的团聚啊,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在欢度除夕,当然热闹了。
 ★从味、色、声的描写:“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华”“鞭炮声日夜不绝"
     从味道到色彩到声音,除夕这一夜,作者进展了全方位的描写,无不表达出除夕的热闹,也让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观察的细腻。    除夕这天,你是怎么过的呢?翻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吧?生自由说
3、总结:是啊,热闹的除夕,处处洋溢着喜庆,诉说着团聚的故事。
 (三)正月初一:
1、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
  “正月初一"的光景怎样?和除夕截然不同
 “截然不同”什么意思?形容两种食物毫无共同之处。
 “正月初一”和“除夕"又什么截然不同的呢?”
这样的“截然不同”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板书:悠闲)
2、你们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正月初一,人们的游戏自在?
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每个人都在拜年,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清楚都是那么快乐轻松自在。指导朗读:谁愿意读出这轻松自在的感觉。
 (四)元宵节
1、,读读这部分,看看作者写的最多的是什么?
2、再读课文,把描写灯的语句画出来,做种读一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
让我们也进入这灯的世界里遨游,感受这份红火而美丽吧!想象:假设你在这灯的世界里畅游,你还会看到怎样的花灯呢?
小结:是呀,在这五光十色的灯的世界里畅游,让人情不自禁,让人流连忘返,难怪老舍先生说:
      ——“元宵上市,春节的有一个高潮到了”
      ——“这确实是美妙而快乐的日子"
 四、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 刚刚,我们深化的感悟了老舍先生详细描写的四个部分内容,感受了北京春节的温馨而美妙,那么好还又那些部分写得比较简单呢?再回忆课文看看. 板书:详、略
2、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3、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详略得当,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使自己的作文更具特色。 
板书设计
6。北京的春节
 
         腊八                繁忙
         除夕                热闹         详略得当
正月初一            悠闲         突出重点
元宵                红火
                    美丽
教学反思
怎样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有效地运用课堂上的有效理答,利用文本材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多层次、有秩序、阶梯式的语言训练点,激发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扎实地训练学生的语文才能?这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的一个前提条件和因素,之所以,在教学时,尽量表达和浸透教学设计的意图,使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在老师的有效理答中构建更加准确、明晰、完好的语言表达体系,进步语言表达才能。
科目: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备课老师:罗莉日期:2021—3-8
课题:7、藏戏
课时:2
教学目的(分层)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原野、桔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惧、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绘,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绘,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具学具
搜集关于藏戏的图片、音乐集文字资料;搜集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1、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款式,比方,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东北的二人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板书课题)
2、默读“文前提示",看看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读文,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理解“咆哮、吞噬、雄浑、开山鼻祖”等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考虑:藏戏和其它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交流讨论
四、理解藏戏的传奇故事,感受藏戏魅力和文化内涵
1、齐读课文最后用一句话说:“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2、藏戏的创始人是谁?关于他又怎样的故事呢?读4~7自然段.
3、交流汇报
4、补充有关唐东杰布资料.
5、感情朗读,表达出藏族人民对唐东杰布的爱戴。
五、理解藏戏的特点,感受藏戏魅力和文化内涵
1、藏戏的特点是什么?小组合作讨论。
①“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②舞台简朴;
③剧情靠讲解、说唱来描绘;
④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

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初稿罗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