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doc浅析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并不是海顿协奏曲中最为著名的,也不是大提琴独奏曲中地位遥遥领先的。但我想写它的原因来自于它的简单中不失细腻,乐观中不失典雅,来自于对它那一份独特的爱。从作曲方面来说是因为海顿是一位高产的音乐家,海顿一生创作了不下于104首交响曲,他并非交响曲体裁的首创者,但海顿继承了先辈的成就,确立了交响曲的规范。海顿的宽厚,仁慈的个性,使得莫扎特、贝多芬等众多作曲家都曾向海顿求教,正是他这种包容、平和、朴实的性格让后人在聆听他的音乐时好似感受到如父亲般慈爱的抚摸。
《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765年~1767年,这首协奏曲的手稿于1961年被捷克音乐学家普尔科特在布拉格国立图书馆发现,后经科隆海顿音乐研究所透过谱纸的水印判断后才被确认是海顿的亲笔手稿。此时的海顿处于青年时期,这部乐曲充满了青年海顿优雅,乐观,幽默的音乐风格。乐曲于1962年在“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上首演,获得高度评价,此后在世界乐坛上广泛传播。海顿一生曾为大提琴写过6-8首协奏曲,但通过认证的只有第一号《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和第二号《D大调协奏曲》。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全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C大调4/4拍中板奏鸣曲式
正如所有古典时期的器乐协奏曲一样,第一乐章拥有一个完美概括全曲风格的长达21小节的前奏,接着,大提琴以C大调的主和弦进入,在3小节的主题动机出现后,再次出现主题,似乎在强调这一旋律动机。之后,突然力度转为p并出现最具有古典主义代表性的tr,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
“tr”要求不但要打满时值,更要在力度与速度上保持稳定。若“tr”出现在浪漫主义时期,那它的打法将会更加自由一些。进入到27小节,曲风发生了变化,仿佛从一个绿荫遮天的长长的道路一下子豁然开朗看到了蓝天,抒情性是这一小乐段的主体,在演奏时要特别注意换弓和换弦时要流畅自然,不要有杂音。到58小节为止,这一乐章的呈示部结束,在这一部分里,主题以变化力度和动机发展交织进行,最终在不停的强化情绪中乐曲推向高潮。在演奏技巧中,左手的音之间的交替不但要清晰,还要在换弓中不要使声音有间断。59―96小节为展开部,在主题再次出现小小的铺垫后,出现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六连音和三十二分音符,这一串连续的跳弓不仅要演奏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质感,更要注意乐段的连接,这考验了乐手在平时的日常练习中,对跳弓的掌握,既要放松又不失跳跃。在调性上,展开部进行了a―E―a―G的调性转变,不仅丰富了乐曲的色彩,更在近关系转调中把技巧也发挥的淋漓尽致。当主题再一次出现时,调性再次回到明亮的C大调上,再现部将呈示部出现的主题再次回荡在听众们的耳畔,乐观,愉悦的气氛再次扑面而来。最终,乐队在重复副部主题上将全曲推向高潮结束。第一乐章给人的感觉是乐观,积极向上,正如青年时期的海顿,充满着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活力。如果用季节来比喻的话,我想,把这一乐章喻为夏季再适合不过了。
第二乐章F大调2/4拍慢板奏鸣曲式
这一乐章里,宛如春天的到来,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我想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才使得海顿在众多作曲家中以77岁的高龄完成了他一生的创作,当然,这和他一生经历也有关系,海顿是在那个时期少有的即能把自己热爱的音乐当作终身事业,又能不至于为了它饿肚子的作曲家了!这一

浅析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ady_ing01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08-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