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艺术构思)四大部分。
一、全面掌握13种修辞手法
《考试说明》规定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另有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顶真、互文、双关等。对于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边练边悟1 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3)终岁不闻丝竹声。( )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8)主人下马客在船。( )
二、重点掌握两种表达方式:描写和抒情
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一)描写
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等。讲究方法:多种感官结合,如常见的视听结合,从味觉、触觉入手等。讲究方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虚实结合”放在“表现手法”中讲,这里重点说说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三种技巧。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
边练边悟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
以动写静(或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贾岛《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响衬静,与王籍《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借这形如香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