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诗词鉴赏常用表达技巧.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考诗词鉴赏常用表达技巧 】是由【小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诗词鉴赏常用表达技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考诗词鉴赏常用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
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因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
(1)因事抒情(缘事抒情)
通过叙事来抒发感情。
(2)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景于情)借景抒情是
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3)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物)
①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就是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
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
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
②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4)借史抒情(咏史抒怀、借古讽今)
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
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二)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三)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四)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1、正侧
(1)正面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
(2)侧面描写
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
2、动静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3、虚实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4、白描与工笔
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
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二、表现手法
1、起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2、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3、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
维过程。
4、烘托或衬托
烘托属侧面描写,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
手法结合起来使用。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
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又分两种:正衬(陪衬)、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
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
5、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
情。
7、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8、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
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9、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
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
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三、修辞手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
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
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
事物的作用。
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
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5、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6、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
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四、结构技巧
诗歌的结构技巧,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
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1、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
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2、以乐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
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3、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
4、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6、曲笔入题,造成悬念
诗歌开头先来一个开端,不直接触到本题,这样使作品有跌宕起伏之感,吸引读者。
6、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
7、开宗明义,直接点题
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直接点明题旨或表达情感。
8、伏笔
在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
点题、沟通作品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
9、画龙点睛
诗歌末尾点明主旨、亮明观点,让读者豁然开朗。
10、铺垫
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11、浑然天成
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高考诗词鉴赏常用表达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布
  • 文件大小143 KB
  • 时间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