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节选)》
教学目标
1、积累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及句式
2、体会项羽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
3、了解古人对项羽的评价,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划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第一部分重点词句补充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梁怒之
一人敌,不足学
梁以此奇籍
皆已惮籍矣
谕以所为起大事
遂举吴中兵
判断句
被动句
意动用法,对--感到愤怒
抵挡,抵抗。“抵抗一个人”
以--为奇,意动用法
dàn,畏惧,害怕
即“以所为起大事谕之”,告诉
发动
梁以此奇籍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认为宾语怎样”, 译为“以……为……”“把……当作……”。
动词的意动用法中的动词多数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例:
1、巫医乐师百宫之人,不耻相师(《师说》)2、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谕以所为起大事
告诉、使知道
翻译:
把要起义反秦的道理宣告给他们。
代词“所”+介词“为”
=名词性结构
表示做某事的缘由或目的。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太史公司马迁
项羽崛起何以这般迅速?
少怀壮志
学万人敌
彼可取而代也
起事
第二部分补充重点词句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徒以巫两人耳
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
下梁地;外黄不下
毋令得东而已;乃东
莫肯下矣;皆争下项王
项王然其言
(于)
(于)
只,仅仅;因为
通“披”
攻占;黄河以北
攻下
名作动,向东进军
名作动,屈尊,降低身份,“归顺”
意动用法,以--为然
叱咤风云
挑战汉王
下外黄
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第三部分补充重点词句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驰走
项王自度不得脱
期山东为三处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项王复引兵而东
乃东渡乌江
籍独不愧于心乎
被动句
使劲赶马
duó,估计,揣度、推测
古今异义,山的东面,今省名
古今异义,土地方圆
名作动,向东进军
名作状语,向东
难道
高二语文项羽本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