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海经《东山一经》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山海经《东山一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是由【游园会】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山海经《东山一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山海经《东山一经》原文、翻译及赏析-作品人物网
公布时间:2023-09-2710:37责编:暮霭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现在有偿征稿
【导语】:东山经之首,曰樕��之山①,北临乾昧②。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③。其中多鳙鳙之鱼④,其状如犁牛⑤,其音如彘鸣。又南三百里,曰藟山⑥,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
东山经之首,曰樕��之山①,北临乾昧②。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③。其中多鳙鳙之鱼④,其状如犁牛⑤,其音如彘鸣。
又南三百里,曰藟山⑥,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⑦。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其名曰从从⑧,其鸣自詨。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䖪鼠⑨,见则其邑大旱。��水⑩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鱼⑪,其状如儵,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
又南三百里,曰勃齐之山,无草木,无水。
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无草木,多沙。减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⑫。
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儿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诸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泺水⑬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豺山,其上无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㐨之鱼⑭。有兽焉⑮,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
又南三百里,曰独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其中多䖺䗤⑯,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⑰,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⑱,其名自訆。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海,其中多水玉。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于江,无草木,多瑶碧。激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蠃。
凡东山经之首,自樕��之山至于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其神状皆人身龙首。祠: 毛用一犬祈,衈⑲用鱼。
〔解释〕 ① 樕��之山: 樕音速(s)。 ② 乾昧: 地名,可能是山,也可能是水泽。 ③ 东北流注于海: 此处之海,即帝禹时期的渤海,其水域面积比今日渤海宽敞很多,其海岸线大体在潍坊、淄博、济南、德州、保定、北京通县至秦皇岛一带。 ④ 鳙鳙之鱼: 胖头鱼,或谓海牛。 ⑤ 犁牛: 毛色花斑似虎纹的牛。 ⑥ 藟山: 藟音垒(lěi),藤类。 ⑦ 活师: 螺蛳,或谓蝌蚪。 ⑧ 从从: 犬类。其形貌颇似雌雄二犬交尾状,雄犬两条前腿搭在雌犬背上,远看只见它们有六条腿。 ⑨ 䖪(zī)鼠: 此鼠或谓乌鸡,实际上是由巫师装扮或制作的动物造型,用来预报旱灾。 ⑩ ��水: ��音纸(zhǐ)。 ⑪ 箴鱼: 箴鱼的嘴瘦长如针。 ⑫ 鳡(gǎn)鱼: 俗名黄颊鱼,体长可达1米,性凶狠。 ⑬ 泺(lu)水: 古水名,源出今山东济南市西南,北流至泺口入古济水(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 ⑭ 堪㐨之鱼: 㐨音序(x),不详。 ⑮ 有兽焉: 豺类动物,经文未言其名。 ⑯ 䖺䗤(tiorng): 飞鱼或水蛇。所谓“出入有光”,可能是一种生物放电现象或其他电磁特别导致的发光现象,海洋里有一些浮游生物和鱼类可以像萤火虫一样发出光来。 ⑰ 泰山: 即今日东岳泰山。 ⑱ 狪(tng)狪: 疑是家养猪。 ⑲ 衈(ěr): 杀牲取血以供衅礼之用。
【鉴赏】 东山一经即东部山区第一条山脉的考察记录,共记述有12座山,10条河流,12处地望,19处矿物,5处植物,12处动物。
依据《五藏山经》26条山脉“由近向远、由内向外、由中心向外围”的分布规律,东山一经应当位于《东山经》4条山脉的最西部,并且与《中山经》东部、《北山经》南部和《南山经》北部的山脉相邻或相望。
详细来说,东山一经诸山位于今日泰山及其北南一线,其主峰即本章第11节的泰山。泰山海拔1524米,乃齐鲁大地唯一高山,大汶河即发源于泰山山脉,那里有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在7400年前海侵最甚时,泰山一带几乎变成海中孤岛,并成为周边地区逃难者的救生之地。
今日山东丘陵的泰山山脉、鲁山山脉、沂山山脉,有多条小水系发源并向东北流入渤海,其主要的一条河名叫小清河,它很可能就是本章第11节所记从泰山发源、向东流入大海的环水。
第11节记述泰山有一种特别的动物狪狪“其状如豚而有珠”。“豚而有珠”可能是当地居民在用“珠”(珍宝、珠状玉石)来给猪装扮;被特意装扮的猪,应当是对人们有功或有奉献的猪,它很可能是生育了很多猪仔的母猪,或者是强壮的用于配种的公猪。好玩的是,泰山的狪狪,与北山三经所供奉的彘身载玉之神颇为相像,说明两地居民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事实上直至今日,中国民间对有奉献的家畜仍旧会给它们戴上大红花,其述。与此同时,这也是中载之一,与“家”(寓意屋檐下有猪)字的制造可以相互印证。
第4节的勃齐山。众所周知,中国山东省古为齐鲁大地。齐地靠北,其中心在淄博;鲁地靠南,其中心在曲阜。依据东山一经记述的勃齐山地理方位,的确距离淄博不远,因此勃齐山之名或许与齐地之名有关。
第7节的高氏山有箴石、诸绳水。箴石即砭石,加工成板状或针状,可用于刮痧、按摩、点穴(刺压穴位),以治疗疾病和养生健身。因中国古代名医扁鹊擅长用砭石刮痧,因此砭石又称扁鹊石。诸绳水的“绳”字也有讲究,在古代“绳”是一种神圣的器物,一是结绳纪事,二是丈量土地,古埃及人称测绘工程师为执绳者,女娲以绳甩黄土造人的故事说明她也是执绳者。此外,绳又像蛇,而手持蛇、耳戴蛇乃是巫师的身份和权力标志。
第7节高氏山的诸绳水和第8节岳山的泺水,它们向东流入之泽,按方位当指今日江苏省北部的古湖泽,如今它们早已淤积成陆地了。岳山之名,说明它是一座有地位的山。今日安徽蚌埠市西的怀远县涂山相传即帝禹召开诸侯大会的地方,涂山四周的荆山相传即卞和采玉处,或许岳山即在此地;而蚌埠之名应得自贝壳堤,它是古海岸线的标志。
手机访问作品人物网
《东山一经》,山海经

山海经《东山一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游园会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