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想北平学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想北平》
[教学目标]
    1、掌握关于老舍的文学知识,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
    2、反复品读,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故乡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3、学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学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笔名。他生于北京西城舒姓的贫寒家庭,满族。1918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是写北京的,而且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充满着“平民意识”,“北京味儿”很浓。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
2、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此时,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而那时的北京不但失去了”已经有八年。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应上海《宇宙风》杂志有关北平的征文写下了这篇散文。
(二)、基础知识
1、积累字词
廿( )七什( )刹( )海黏( )合
空旷( ) 喘( )气橘( )子
菜圃( ) 愧杀(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沉浸(jìn) 啼(tí)叫便(pián)宜
B:辜(gū)负僻(pì)静菜圃(pǔ)
C:黏(zhān)合陶冶(yě) 廿(èr)年
D:粘(zhān)贴粘(zhān)连便(biàn)宜行事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活动一:检测预习,温故知新
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的题目是《想北平》,这个“想”字能不能换成“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北平有着怎样的感情?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出现了四次“说不出”,有何作用?明明反复说“说不出”还是说了很多,我们也能明显感到

想北平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