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的警戒线,仅仅是警戒线
警戒线,是一个挺吓人的词儿。前不久,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又被炒作起来,一时引人关注――关注它的性质以及会产生什么后果等。在那里面,最让人心里一惊的说法,是贫富差距超过警戒线容易产生社会动荡。
其实,这个贫富差距的警戒线,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新闻中,过去就出现过多次,都是用来警告贫富差距悬殊的。而这一次,是在去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人口发展与社会和谐”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透露,中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明显差距是,低收入者所占的比例很高,收入不均限制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足以让城市管理者为此高度警惕。北京市统计局高级统计师杜午禄在会上公布一项最新统计数字,2005年1至9月,北京市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1698元,%。但他强调,居民人均收入总体水平提高仍然掩盖不了贫富差距的加大。
国际上用来分析和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差异程度的方法和指标很多。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1922年提出的基尼系数,克服了其他方法的不足,具体地给出了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数量界线,有效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警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所以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被公认用来衡量一个均,并以此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差异和由此带来的社会状况。
,即社会分配给每个人的财富是完全相等,没有任何差异。1表示绝对不平等,即一个人占有了所有的财富。但0和1只是在理论上存在,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基尼系数越大,表示社会的贫富差距越大。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目前,,,就意味着社会分配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容易产生社会的动荡。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这意味着,占总人口20%%,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相应的份额高达50%。,有些地区还超出许多,于是有很多人站出来说:中国历来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财富分配的不均历来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这会引发社会不稳定。不可否认,基尼系数的大小反映了社会财富被不公平分配的程度,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的现象很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国家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也应该努力做出调整。但我们不能将目光仅仅放在基尼系数上面。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以美国为例。在美国,从70年代起到90年代,贫富差距一直在扩大:1947-1970,,然后开始飚升,。然而经济状况随着基尼系数上升而升,美国政府官方数据:1973-1995年,人均GDP增长36%,平均小时工资却下降14%;最上层的1%的人口得到总增长量的90%,最高的1993年,20%的上层家庭平均收入为20%,,系美国历史最
贫富差距的警戒线,仅仅是警戒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