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支点撑起大舞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支点撑起大舞台
商贸互市与口岸经济

“九十年代最初的那几年,是这里生意最火爆的时候。”浙江人刘云栋说。刘云栋精明的老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看好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哈国)的边民互市贸易,千里迢迢从东部沿海奔赴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现在,他们家在霍尔果斯口岸国际商贸中心里拥有一个摊位。
历史上,霍尔果斯作为贸易口岸曾经起起落落。早在公元1000年前后,这里已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贸集散地。在当代史上,它历经1967年的闭关、1983年的开放以及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运行边民互市贸易后商贸交易的火爆,然后在九十年代末再次沉寂,直到2002年,哈国公民可以免签证进入霍尔果斯口岸互市贸易区,再次激活此地的边民互市贸易,也吸引了国内外一批企业落户。从2003年起,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物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
2005年建成的霍尔果斯口岸方米,市场内拥有1500多个摊位、可容纳中外客商8000余人在此进行交易,日交易额逾百万元。商贸中心里汇聚了来自中亚五国及俄罗斯、中国的商品,包括望远镜、手表、军刀、挂毯、香烟、工艺品等等,成为中哈两国游客的购物天堂。
“这些现在都是义乌生产的,主要卖给中国游客。”浙江人刘云栋指着铸有列宁、斯大林头像的金属制品说,“七八年前,这些货还都正经来自俄罗斯呢,现在一方面义乌生产的价格便宜,另一方面从俄、哈进口货物也不容易了”刘云栋说的不容易,指的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实行的关税同盟,自2010年1月1日起,俄白哈对外实行统一进口税率;2010年7月1日起,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率先取消关境;2011年7月1日起,俄罗斯与哈国取消关境。
“上世纪90年代初和2003年前后,在这边经商的人是真挣了大钱的,有一定规模的大公司都能挣到上百万、上千万。不像现在,只能挣点小钱。”刘云栋说他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年能进账20万元左右。而影响生意的最主要因素却不是俄白哈关税同盟,而是越来越多从内地涌入的淘金者,“新进的人为了赢利,把价格压得太低,让所有人都没利可图。”刘云栋说,“俄白哈关税对于我们做进口生意的影响并不大,只是从以前的明进,到现在的暗进。对于他们做出口的人来说,影响是灾难性的。”
40来岁的简学平的抱怨印证了刘云栋的说法。做小家电出口生意的简学平无奈地说:‘你看看,这么大的大楼里哪还有人气啊。”与国际商贸中心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出口商品交易中心,冷冷清清,商户们无所事事,大多数都聚在一起聊天。“像我这样卖小家电或者份量重、不好携带的商品的人,一天能卖个1000元,就算是好的了。像卖衣服、皮包、轻型日用品的商户比我们要好很多。”
与楼里的冷清成鲜明对比的是,交易中心外的广场上,数量众多的哈国人却在大包小裹地包装着一堆堆的货物。
“他们都是带货的。”简学平说,“这些带货的,将从中国各地运至关口的货物全部拆散,然后由哈国人带入关。”
由于加入俄白哈关税同盟后,哈国提高T5044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其中涉及到中方对哈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包括纺织服装类商品、轻工商品和部分机电产品等,不可避免地影响中方对哈国出口。“对中亚贸易占新疆对外贸易70%以上,而中亚贸易中70%是边境贸易,在边境贸易中70%是旅购贸易。旅购贸易是在特殊历史情况下

小支点撑起大舞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hdjhty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7-09-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