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方丧葬文化差异 2.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外丧葬文化差异
葬礼仪式的历史其实是一部人类的历史,丧葬习俗就如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任何一种文化在如何处理逝者的问题上,至少有3点是相同的;遵循某种丧葬习俗或宗教仪式;为逝者精心挑选墓地;对逝者的缅怀。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无不带有本民族的烙印。中西文化是影响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文化体系,他们对死亡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中国的“隆丧厚葬”
中国早期丧葬习俗的产生是基于对死者的怀念与敬畏,因此作为人生最后一站的死亡,自然就有了一个特殊地位。
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发展史,丧葬习俗受到儒家思想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又汲取了道家和佛教的诸如“转世、轮回”等思想。在儒、道、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铺张大办、香骡纸马、打幡招魂的丧葬习俗。
殷商时期:人们崇拜鬼神,在葬礼上大量使用人殉、人牲和车马陪葬。
春秋以后: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国自行称王,诸侯王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大搞隆丧厚葬,大出风头,老百姓也倾家荡产办丧葬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交战频繁,当时的隆丧厚葬情形并未消减,“隆墓”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闻名于世的秦始皇陵墓,更将隆丧厚葬推向登峰造极的地步。
西汉时期:文帝推行减丧薄葬,得益于文景之治时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武帝时期,各级官吏又争相打扮特办葬礼。
唐、宋、明、清各朝代丧葬制礼由最终形成到逐步完善国家开始直接殡葬。制度化是唐以后殡葬的基本特征
从形式上看,古代中国人生前早早就要置办一片坟地,在营造之前,必须查看地形位置的来龙去脉,用“罗庚”校测方向,然后择日点穴,规划格局,卜吉择日动土。

中西方丧葬文化差异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10.05 MB
  • 时间2017-09-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