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绿地高容量住宅规划设计.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绿地高容量住宅规划设计
一、住宅开发强度分析
,一般基本可以规划为低层为主的居住社区;-,可以考虑设置成低层住宅+高层住宅的模式,一般来讲,低层住宅售价高,在合理范围内应尽量提高低层住宅产品比例在合理范围内应尽量提高低层住宅产品比例在合理范围内应尽量提高低层住宅产品比例,以提高土地价值。如何来提高低层住宅比例呢?那么应尽可能提高低层住宅部分的容积率。首先我们对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分析,以此来分析低层住宅的容量极限。
假设:用地300*300米,全联排别墅,三层局部退台,,开间中间套6米,,进深18米,南北间距按照15米控制,东西间距按照6米控制,退界按照6米控制,规划54栋6-8联排,,建筑密度达到45%。一般而言,住宅地块建筑密度都会控制在30%以内,因此建筑密度是限制容积率提升的最大障碍。
为明确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关系,建立公式如下:建筑面积基底系数=地上建筑面积/基底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面积基底系数(容积率暂不考虑配套设施)。附表1对低层住宅容量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在建筑密度控制在30%时,建筑面积基底系数取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基底系数决定了建筑容量大小。
建筑密度受地块条件、建筑间距、建筑进深、日照分析等诸多因素影响,具体项目可以根据强排和当地项目经验数据确定。建筑面积基底系数受产品地上建筑面积层数、底层建筑面积影响。
在建筑密度无法突破的情况下,提高容量的主要设计手法有(见附图3):
,以提高建筑面积基底系数。
、阁楼等不计容面积阁楼等不计容面积,使得实际容量提高。
图3 高容量设计手法
二、高容量设计优化总结
由于各个地区规划控制指标不同,为了高容量开发,同时达到高品质要求,可以采取的优化设计手法有:
,提高建筑进深,增加户均面积。
,同时改善通风采光。
,既可以改善空间关系,又可以提高容量。(见附图4)
图4:围合式规划布局
,利用北退台减少间距。
,设置小区——组团——合院三级空间序列变化,弱化空间压抑感。(见附图5)
、立面整体化处理,丰富景观层次和密度,从而削弱建筑的体量和长度,降低空间压抑感。
,停车入地,地面步行化、景观化。
,丰富竖向变化,降低车库造价,改善地下采光通风。(见附图6)

图5:多层次的规划层级
图6:抬高室外地坪,降低成本,丰富空间
:7-8米大乔木、4-5米小乔木、2-3米灌木、小灌木和花卉、草坪地被,来弱化高容量开发。
、小品、矮墙分割室外空间,丰富空间变化,弱化高容量。
,利用高差丰富空间,弱化高密度空间感。
图7:多层次绿化
三、住宅产品规划模型
(一)模型编制说明
基于以上高容量规划设计分析和建立的规划指标公式,进一步研究住宅产品组合与规划指标的关系,建立住宅产品规划指标分析模型。
住宅产品规划指标

绿地高容量住宅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