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类抗癌药
概要
概况
代表药物
相关化疗方案
概况
1969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伯纳德·卢森堡在研究电磁场对细胞作用时,发现了由铂电极和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一种名叫二胺二氯铂的铂化合物。它有2种分子结构:一种是顺式结构,它的两个氯原子和两个氨原子团分别连在铂原子的两侧;另一种是反式结构,在铂原子团的两侧各有一个氯原子和氨原子团。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的顺式结构的铂化合物,简称顺铂,它的有效率可达80%。
概况
代表药物
第一代:顺铂 DDP
药理学
适应症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备注
顺铂
能与DNA结合形成交叉键,从而破坏DNA的功能不能再复制;高浓度时也抑制RNA及蛋白质的合成。对乏氧细胞也有作用。进入人体后可扩散通过带电的细胞膜。
对多种实体瘤均有效。是当前联合化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主要是消化道反应、肾毒性、骨髓抑制及听神经毒性,与所用剂量的大小及总量有关
可减少BLM的肾排泄而增加其肺毒性。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可发生致命性肾衰,并可能加重耳毒性。
代表药物
第二代:卡铂 CBP、奈达铂
药理学
适应症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备注
卡铂
待深入研究,主要是引起靶细胞DNA的链间及链内交联,破坏DNA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广谱抗肿瘤药,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睾丸肿瘤、头颈部鳞癌等,也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1、骨髓抑制,半数以上可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2、肾毒性较轻
与其他药联用时警惕毒性的相加,特别是骨髓抑制或肾毒性的药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增加,可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与致吐药联用增加呕吐
生化特征与顺铂相似,但肾毒性、消化道反应及耳毒性较低
奈达铂
广谱抗肿瘤药,是一种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的抗癌药。作用机制同顺铂,与DNA碱基结合,阻碍DNA复制
用于头颈部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道癌、膀胱癌、睾丸癌、卵巢癌、子宫颈癌
主要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及肝肾功异常,耳神经毒性,脱发等
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万古霉素合用时对肾功和听觉器官的损害可能增加
代表药物
第三代:奥沙利铂、洛铂
药理学
适应症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备注
奥沙利铂
与其他铂类药相同,以DNA为靶作用部位,铂原子与DNA形成交叉联接,拮抗其复制和转录
对大肠癌、卵巢癌疗效较好,对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有一定疗效。对5-Fu治疗无效的大肠癌,对其他铂类耐药的有效。
神经毒性:剂量限制性毒性为剂量相关性、蓄积性和可逆性的外周神经毒性;
胃肠道反应:多为轻、中度,腹泻反应常见;
血液学毒性等
与伊立替康合用时增高胆碱能综合征的发生;联合氟尿嘧啶有协同抗癌作用
与5-Fu具有协同作用,体内外研究表明与顺铂间无交叉耐药性
洛铂
对多种瘤细胞株有细胞毒作用,与顺铂的抑瘤作用相似和较强。毒性与卡铂相似,主要是骨髓造血抑制,肾毒性较低。
主要用于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液毒性:剂量限制性毒性中,血小板减少最强烈;
胃肠道毒性
化疗方案
方案
部位
DF 顺铂(DDP)+氟尿嘧啶(5-Fu)
头颈部癌、食管癌、宫颈癌
CBP+5-Fu 卡铂+氟尿嘧啶
头颈部癌
IP 异环磷酰胺(IFO)+顺铂
头颈部癌、宫颈癌
TIP 紫杉醇(TAXOL)+异环磷酰胺(IFO)+顺铂
头颈部癌、宫颈癌、膀胱癌
TIC 紫杉醇+异环磷酰胺+卡铂
头颈部癌
Docetaxel+Cisplatin 多西他赛(DXL/TXT)+顺铂
头颈部癌
TPF 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
头颈部癌
PBF 顺铂+博来霉素+氟尿嘧啶
头颈部癌
BEC 顺铂+表柔比星(EPI)+博来霉素
头颈部癌
Paclitaxel+Carboplatin 紫杉醇+卡铂
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
NP 长春瑞宾(NVB)+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Paclitaxel+Cisplatin 紫杉醇+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
Gemcitabine+Cisplatin 吉西他滨+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恶性间皮瘤、膀胱癌
化疗方案
方案
部位
Irinotecan+Oxaliplatin 伊立替康+奥沙利铂
大肠癌
FOLFOX4/6 奥沙利铂+四氢叶酸(CF)+氟尿嘧啶
大肠癌
IC 异环磷酰胺+卡铂
宫颈癌
BIP 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顺铂
宫颈癌
PCD 阿霉素+紫杉醇+顺铂
子宫内膜癌
AP 阿霉素+顺铂
子宫内膜癌、恶性间皮瘤、软组织肉瘤
CTX+ CBP 环磷酰胺+
铂类化疗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