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工技术教学大纲.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电工技术教学大纲 】是由【君君】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工技术教学大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Revisedat2pmonDecember25,2020.
电工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
英文名称:Electrotechnics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所属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周学时:3学时
总学时:68学时(理论学时51;实验学时17)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2009级专2、3、4班学生
预备知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电工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是研究基本电路、基本磁路的应用科学,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工技术日益渗透至其他科学领域并占有日趋重要的地位。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实验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开拓新技术领域和终身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要求
基本概念:电压、电流、功率、能量、二端网络、等效、正弦交流电、三相交流电、磁性材料、变压器、定子、转子、转差率、转矩特性、额定转矩。起动、制动、正转、反转、继电保护。
基本知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换路定律、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交流铁芯线圈电路、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和机械特性、直流电动机的转动原理和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等。
基本技能:
应用电路基本理论,对简单电路进行分析和运算
初步掌握变压器、异步电动机及低压电器的应用能力
基本的实验技能
重点: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压定律
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
一阶RC电路的过渡过程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相量
正弦交流电路的向量分析法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旋转磁场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和制动
继电控制控制电路
课程教材: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
,《电工技术》(电工学Ⅰ),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工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编写日期:2010年2月制定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电路模型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欧姆定律电
源有载工作电源开路与短路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基本要求:

、电路模型和额定值的意义。
、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电压源
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基本要求:
;掌握支路电流法。
、电流源概念并掌握其等效变换法。
,掌握运用叠加和等效概念进行电路分析的
方法。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确定RC电路的响应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RC电路的全响应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积分电路RL电路的输人响应RL电路的状态响应RL电路的全响应RL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基本要求:
、激励和响应,以及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和方法,
掌握三要素法。

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
正弦电压与电流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阻元件交流电路电感元件的交流
电路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阻抗的串联与并联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串联谐振并联谐振功率因数的提高
基本要求:
,特别是有效值、初相位和相位等概念。
,重点掌握三角函数式表示法(或称为解析
式表示法)和旋转矢量图示法,认识符号法(或称相量法)这种运算手段,能将三角函数表示式转换为相量表示法。
、L、C单一参数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包括有效值及相位
间的关系);掌握各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里的特性,要深刻理解感抗和容抗的物理意义。
(R、L、C串联电路),弄清
总电压与分电压的关系;电路的伏安关系;电路的功率关系。
、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等概念的意义和计算公式。

第5章三相电路
三相电压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三相功率
基本要求:
掌握三相对称电动势的特点,掌握它的两种表法方法(三角函数表示法和
相量表示法)及两种图示法(正弦曲线图和旋转矢量图)。熟悉三相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相线、中线、零线、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等)。
,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明确中线的作用,了解三相对称负载的分析方法。


第6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磁导率材料的磁性能高导磁性磁饱和性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外特性
电磁铁
基本要求:
(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意义,并熟记它们的单位和符号。
,掌握安培环路定律。
、磁滞的物理意义,掌握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起始磁化曲线和基本磁化曲线)、磁滞回线的概念,了解两类铁磁质的磁性能(磁滞回线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铁芯线圈)的特性,掌握交流铁芯线圈端电压与线圈磁通的关系(U≈E=Φm)。
、工作原理,掌握理想变压器的三种变换特性,并能利用这些特性对含有变压器的电路进行熟练地计算。
第7章*交流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构造三相异步电动转动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电路分析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性能起动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功率的选择种类和型式的选择电压和转速的选择同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分相式异步电动机罩极式异步电动机
基本要求:
、机械特性,了解结构特点和铭牌数据的意义,会正确使用。


第8章*
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机的构造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并励电动机的起动与反转并励(他励)电动机的调速
基本要求:
、基本结构和铭牌数据。
、电磁转矩和电磁功率;掌握直流电动机运行情况分析。
;理解串励电动机和复励电动机。
第9章*
控制电机
伺服电动机测速发电机自整角机步进电动机
基本要求:
理解伺服电动机、测速发电机、自整角机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线路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行程控制时间控制应用举例
基本要求:
。掌握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自锁、联锁及顺序、时间、行程等控制的原则。能读懂常用的基本控制电路原理图,能连线操作。
,并能安装在简单控制线上。
第11章*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编程控价器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编制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举例
第12章?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
发电输电概述工业企业配电安全用电电流对人体的作用触电方式节约用电
基本要求:
、工厂供电系统和安全用电常识。
、接零保护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第13章?电工测量
电工测量仪表的分类电工测量仪表的型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功率的测量单相交流和直流功率的测量三相功率的测量兆欧表直流电桥交流电桥非电量的电测法应变电阻传感器电感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热电传感器
基本要求:
,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具有选用仪表类型、量程范围、精确度等级和分析测量结果的初步能力。
实验
电工实验是电工技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电工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学习基本电路的联接方法和常用电气设备及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培养从事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增加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建议尽可能减少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力争做到2人一组),并严格考核制度。通过实验,学生应做到:

,并能初步分析排除故障。
、正确读取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一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
实验三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及戴维宁定理的验证
实验四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实验五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与功率的测量
实验六功率因数及相序的测量

课程内容
学时
绪论
2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6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8
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8
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
10
第5章三相电路
6
第6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4
第7章*交流电动机
10
第8章*直流电动机
6
第9章*控制电机
4
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6
第11章*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
4
第12章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
4
第13章电工测量
6
实验
18
补充说明: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课程概念多、较抽象、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应将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板书与多媒体等授课方式。教师讲授时应围绕教材突出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授课内容以教材为主,教材担负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因此教材要概念清楚、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并要注意加强导学。在内容上要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反映当代最新技术及应用。
本大纲中的单元划分及学时分配仅供参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适当调配。任课教师可根据需要,对部分内容进行酌情取舍。
二、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内容要求分为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
了解是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
三、本课程在课外练习方面的要求
习题(包括思考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习题与思考题的训练,不仅可以巩固基本理论,还可以掌握基本工程计算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一章后留适量的作业,要求按时完成。电路部分的习题侧重巩固和加深对有关定律、定理的理解和运用,掌握分析方法。其它部分的习题侧重拳握基本原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成绩的考察方法及评定标准:
,采用闭卷笔试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应根据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定,考试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题目形式多样、覆盖全面,要做到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难度及题量应统筹考虑,按照教学要求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
: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电工技术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君君
  • 文件大小1.42 MB
  • 时间202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