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一、幼小衔接的意义
由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使得幼儿在从幼儿园转到小学的过程中将面临各方面的压力。经调查了解到80%的家长反映孩子入学前未能做好入学准备,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差;不能适应进入小学后突然出现的“符号世界”和“规则海洋”,不能应付大量需独立完成的课业和独立料理生活的状况。如刚开学一段时间(不会抄作业、漏抄作业、不写作业、尿裤子、拉裤子、丢书本)孩子入小学是真正的学生生活的开始,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生活跨入到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这是一次跨度较大的变化,如果不注意做好幼小衔接,轻则,会使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以后适应期延长,(很长时间不适应,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不参与课堂活动、课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孤单没朋友)重则,会使孩子跨入小学后因不适应而缺乏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成绩差、表扬批评一种表情,把学习当成负担)。由此可见,幼小衔接是否顺利对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幼小衔接不适应的原因
1、入学前后的教育差异
关系人不同。幼儿园保教兼管的“妈妈教师”变为学习期望值高的小学教师。(习惯、成绩)
学习方式不同。幼儿园的整合学习活动方式变为小学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语、数、英、艺术、品德生活)。
学习环境不同。轻松、自由、开放的游戏环境变为稳定、有序、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
期望值不同。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学习期望和压力。
2、家长的原因
重智轻能型家长。许多家长为了应付6月底的小学入学检测,采取各种方式对孩子进行突击训练(尤其在计算和认字方面)。他们只关注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盲目补习型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不管孩子是否愿意,让孩子参加很多补习班。由于超前学了很多知识,这些孩子在入学初感到学习过于轻松,反而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消极现象。由于一开始就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和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又没有养成,相当一部分孩子就表现出了对小学生活的不适应,幼小衔接不当问题迅速显现出来。
三、了解孩子
1、孩子是什么?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夫妻共有(孩子是家庭的纽带)
孩子是生命的延续——传承种族(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孩子是快乐与幸福——重在过程(孩子是家庭的核心)
孩子是希望与未来——承载晚年(孩子是未来的投资)
孩子是人不是物
别把孩子当玩具——爱理不理
别把孩子当饰品——随意摆弄
别把孩子看成容器——硬灌知识
别把孩子看成机器——机械指令
别把孩子当作面子——过早教育、过度教育
别把孩子当出气筒——谩骂讽刺、殴打体罚
2、什么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先天因素(遗传素质、孕期、产程差异)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人际环境、自然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等)
教育因素(早期教育状况、受教育水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
主观能动性(主动性、上进心、成就感、荣誉感、坚持性)
我们应该明白:
孩子的发展受遗传、成长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孩子无法选择家庭、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身体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