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陈峰飞得更高,飞得更远.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陈峰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40岁是陈峰人生的一道分水岭。40岁之前,他先后在中国民航总局、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局任职,属于政府官员;40岁之后,他怀着一个航空梦来到海南,准备打造一家与国航、南航、东航等国内传统航空公司发展模式迥然不同的航空集团。

1月10日晚,海南航空集团总裁把全球著名的SKYTRAX机构主席爱德华“五星航空公司”证书接到了手上,标志着海南航空集团正式跻身于全球仅7家的五星航空公司行列,成为中国内地获此殊荣的第一家航空企业。当天晚上,完成这一动作的是总裁王英明,而海南航空集团(以下简称海航)的灵魂人物、董事长陈峰则在会后被记者们团团围住。
作为海航的创始人、现任董事长,陈峰带给海航以生命,也为它加上了太多华丽的色彩。他领导海航集团缔造了中国民航业许许多多的“第一”――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第一个中外合资公司,第一个A、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第一个五星航空公司……
有人曾问,海航怎么能发展成今天这样?知情人回答:因为海航老大是陈峰。而在国家民航总局,问及陈峰,几乎人人都会说:没有他办不成的事。陈峰说过,因为
P3岁就在北京天桥学说书,所以自己最擅长讲故事,而且海航的发展就是靠他说故事说来的。就连他接受采访时,最喜欢的也是说故事。1985年,中国民航体制改革的大门正式开启,作为联邦德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982年在中国招收的24名学员之一,不甘于在民航总局办公室待一辈子的陈峰,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1990年,离开民航总局计划司、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计划处的陈峰,被时任海南省省长的刘剑锋看中,受命组建海南航空。

没有翅膀也能起航

1993年,刚满40岁的陈峰从北京飞赴海南,开始建航空公司。
40岁是陈峰人生的一道分水岭。40岁之前,他先后在中国民航总局、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局任职,属于政府官员:40岁之后,他怀着一个航空梦来到海南,准备打造一家与国航、南航、东航等国内传统航空公司发展模式迥然不同的航空集团。
当时,海南省政府给雄心勃勃的陈峰出了一道难题:只有
1000万元资金,要办一家航空公司。怎么办?自己去想办法。
1000万元意味着什么?只能买一架飞机的翅膀。但陈峰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利用自己在民航业内多年的积累,四处游说,终于交出了答卷――1993年4月13日,第一架波音飞机飞抵海口。同年5月2日,海南省航空公司首航北京。
但创立伊始,海航只能在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的夹缝中求生。不过,陈峰自有他的办法――在飞机机身上涂美丽的彩绘,在飞机客舱里搞机票抽奖,这些都给旅客带来了新的体验。
海航一位老员工回忆:当时,计划经济时代下的中国民航,航空公司的通病都一样,就是服务不好。而海航在成立之初就打出了一张服务牌,在服务上赢得旅客的信任。海航在初创的5年内,采取了一个比较极端的办法,只要是有旅客投诉空乘,公司不做分析,马上让空乘下岗。这一招奠定了海航的服务基础,空乘服务以旅客需求为中心,一切服务围着旅客转。海航的服务一时在中国民航业内声名鹊起。“这其中可能会‘误杀’员工,但我们以牺牲小我换来了海航的大发展。”
1995年,随着海航业务的拓展,公司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陈峰听别人讲美国可以发股票,虽然当时他对发股票一无所知,但还是穿了一套西服,打羞一条领带,拎着一个包就跑到了美国。

陈峰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