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听课评语优缺点 】是由【可爱大爷】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听课评语优缺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15
听课评语优缺点
篇一:听课评语
〔2〕注意:不能利用多媒体代替板书;
〔3〕能通过分组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泼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分几组效果可能更佳〕〔4〕教学思路清晰,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教学实施较好,能根本表达“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表达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容量不大,可增加教学容量,以训练接纳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
2.〔1〕语速有点快;〔2〕能以例贯穿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活泼课堂气氛。
〔3〕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融入当时的情境,为学习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注意不能用多媒体字幕代替板书;〔4〕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恰当,教学效果较好;〔5〕要注意大局部同学的听课状态,深入到学生当中,激发大局部同学参与课堂教学之中;
〔6〕拓展教学较好。
3.〔1〕教学根本功较扎实〔教态、语言、逻辑、引导〕;
〔2〕教学思路较清晰;〔3〕能利用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实施效果较好;
〔4〕小亮点1:能创设小活动〔不同同学用不同语速朗读〕让学生获得情感体会〔验〕;
〔5〕小亮点2:知识拓宽与汉语言文化节活动接轨;
〔6〕注意板书〔不能利用屏幕打字代替板书及语言的“深情〞表述〕。
,本节课是一节校本课程选修课,教师能利用历史上的妙对及学生不了解创作的作品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还有很好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利用楹联教学把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合作能力。
3/15
5.〔1〕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课堂教学能根据教学设计,根本到达教学目的;
〔2〕能利用学生扮演等活动以及高考题的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知识归纳较完整,课堂容量较大。
建议:
〔1〕语言节奏、语调要适当控制;
〔2〕要培养让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3〕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
〔4〕点评之前可先让同学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
6.〔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实施能以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根本上能表达三维目标,较好到达教学目的;〔知识的教育性〕
〔2〕建议:
①应更“解放〞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②应突出语言学科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教学;
③注意控制语言的节奏、语调、“激情〞教学〔包括肢体语言和使用〕;
④板书!
7.〔1〕能通过创设活动,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2〕能让学生利用English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思维及口语能力;
〔3〕能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4〕建议:
①教师应加强本身的口语水平,以创设更好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②“情感教学〞方面有待加强;
③应充分“释放〞〔解放〕〔调动〕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5〕本节课重在知识讲授及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方面能力,根本到达教学目的。8.〔1〕能利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特别是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讨论,使学生不由自主参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教学设计较好,倘假设教学根本技能〔包括语调节奏等〕再提高一些,那么课堂效果将更好;
3/15
〔2〕本人思考:……
9.〔1〕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较直观突破“工具〞〕〔2〕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能按“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法〔preparation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思路设计并实施教学,课堂教学根本表达“三维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能注重听、说、读、写根本技能训练,又能引用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师生互动性强,课堂气氛较活泼〕;
〔3〕语言节奏控制较好,能利用肢体语言“拉近〞师生关系;
〔4〕薄弱环节:板书、课堂把握〔分析例〕10.〔1〕教学设计能按“四位一体〞教学法根本要求,表达新课程“三维目标〞;
〔2〕教学实施〔包括节奏控制、多媒体应用、师生互动等〕过程很顺畅,教学效果好,特别是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这是一节较成功的公开课。11.〔1〕演示实验的可视度〔垫高〕;
〔2〕第二个“演示实验〞应该做,以验证分析的结果;
〔3〕注意板书的标准性;
〔4〕多媒体的应用不合理;
〔5〕教学根本功尚可,教学思路较清晰,能按教学设计思路实施课堂教学,逻辑性较强,根本到达教学目的,能利用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课堂气氛较活泼;
〔6〕教学设计较传统,建议把本节课改为探究性课型;
〔7〕应指出自感电源;阻碍等重点概念。
12.〔1〕利用思考题引课,让学生较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是为新课教学奠定了根底;
〔2〕能利用多媒体及简单教具〔如贺卡〕化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突破了教学的一些难点;
4/15
〔3〕教学根本功较扎实,教学思路较清晰,逻辑思维较强,能利用例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较活泼〔师生互动较频繁〕教学效果较好;
〔4〕注意稍微放慢课堂教学节奏,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另注意克服语言的重复;
〔5〕建议:一道例题认真标准书写,其它例题可直接点拔思路以增加课堂容量。
13.〔1〕教学根本功较扎实,特别是教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2〕能利用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3〕能大胆进行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气氛虽不够活泼,但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方式,表达“三维目标〞要求,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能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上台讲课〕;
〔4〕多媒体的应用?
〔5〕在改变板书传统模式方面,本节课较成功,但还应多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言节奏把握及学生配合上加把劲,那么会更加成功〕
14.〔1〕能大胆尝试网络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享成果,学会搜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泼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3〕由于学生信息技术技能不熟练及设备故障缘故,导致本节课总体感觉课堂节奏把握不是很好,建议课前进行设备检查及提醒学生学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习,另应留充分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
〔4〕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
15.〔1〕引课的两个例子很好,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与正文教学的衔接还应认真推敲;〔过渡自然〕
〔2〕教学方式较传统,根本上还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师生对话方式,课堂气氛不够活泼,且问题的深刻性值得挖掘,不要让学生一看课本就能答上来,要引发学生的思维,如可以用实例来让学生区分开展阶段;
5/15
〔3〕本节课多媒体的使用作用不大有点代替板书的嫌疑;
〔4〕教学思路较清晰,但教学方式需改良,教学技能需进一步提高。
16.〔1〕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
〔2〕传统式教学模式,师生活动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的层面,课堂气氛不够活泼;
〔3〕建议:
①应多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②应让学生朗读这首诗,以获得亲自体验、感受;
③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多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总之,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注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达。
17.〔1〕能立足双基展开教学,知识点回忆较全面、详细,能利用练习加以复习稳固,从而夯实根底知识;
〔2〕建议:
①分析讲解题目时要注意思维的扩散,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要注意创设例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活泼课堂气氛,提高复习效率;
③要注意与“高考〞接轨,培养学生应试心态与应试能力;
④注意归纳的“逻辑〞性。18.〔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
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泼;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表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表达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2〕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根本功较扎实;
〔3〕建议: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
6/15
③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19.〔1〕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
合作精神;
〔2〕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根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表达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4〕这是一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成果分享,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老师还应加强;
〔5〕较成功的一节课。
20.〔1〕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篇二:听课评课意见
听课评课意见
1.〔1〕利用思考题引课,让学生较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是为新课教学奠定了根底;
〔2〕能利用多媒体及简单教具〔如贺卡〕化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突破了教学的一些难点;
〔3〕教学根本功较扎实,教学思路较清晰,逻辑思维较强,能利用例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较活泼〔师生互动较频繁〕教学效果较好;
〔4〕注意稍微放慢课堂教学节奏,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另注意克服语言的重复;
〔5〕建议:一道例题认真标准书写,其它例题可直接点拔思路以增加课堂容量。
2.〔1〕教学根本功较扎实,特别是教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2〕能利用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3〕能大胆进行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气氛虽不够活泼,但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方式,表达“三维目标〞要求,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能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上台讲课〕;
7/15
〔4〕多媒体的应用
〔5〕在改变板书传统模式方面,本节课较成功,但还应多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言节奏把握及学生配合上加把劲,那么会更加成功〕
3.〔1〕能大胆尝试网络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享成果,学会搜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泼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3〕由于学生信息技术技能不熟练及设备故障缘故,导致本节课总体感觉课堂节奏把握不是很好,建议课前进行设备检查及提醒学生学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习,另应留充分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
〔4〕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
4.〔1〕引课的两个例子很好,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与正文教学的衔接还应认真推敲;〔过渡自然〕
〔2〕教学方式较传统,根本上还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师生对话方式,课堂气氛不够活泼,且问题的深刻性值得挖掘,不要让学生一看课本就能答上来,要引发学生的思维,如可以用实例来让学生区分开展阶段;
〔3〕本节课多媒体的使用作用不大有点代替板书的嫌疑;
〔4〕教学思路较清晰,但教学方式需改良,教学技能需进一步提高。
5.〔1〕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
〔2〕传统式教学模式,师生活动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的层面,课堂气氛不够活泼;
〔3〕建议:
①应多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②应让学生朗读这首诗,以获得亲自体验、感受;
③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多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总之,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注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达。
8/15
6.〔1〕能立足双基展开教学,知识点回忆较全面、详细,能利用练习加以复习稳固,从而夯实根底知识;
〔2〕建议:①分析讲解题目时要注意思维的扩散,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加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要注意创设例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活泼课堂气氛,
提高复习效率;③要注意与“高考〞接轨,培养学生应试心态与应试能力;④注意归纳的“逻辑〞性。
7.〔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
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泼;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表达教师主导,学生
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表达新课程的“三
维目标〞;
〔2〕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根本功较扎实;
〔3〕建议:
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
③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
8.〔1〕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根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表达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4〕这是一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成果分享,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这一点
上老师还应加强;
9/15
9.〔1〕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但实施呈现传统化,如能创设例情景,但没有引发同
学讨论思维,课堂气氛不够浓厚,教学效果不佳;
〔3〕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资料〔问题〕和总结归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10.〔1〕应教会学生如何容易处理数据,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
〔2〕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
〔3〕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奏、语言节奏〕
〔4〕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11.〔1〕能通过创设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能利用课件直观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3〕能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学习外语的根本技能;
〔4〕教学思路较清晰,教学效果尚可,但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
〔5〕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篇三:怎样写听课评价
一、听课记录的根本要点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1、教学实录包括: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生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
10/15
教学实录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种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种是详录,比拟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三种是记实。
2、教学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根本功;
〔7〕教学思想;
〔8〕其他。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应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种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执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局部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进入听课现场,记录听课重点
〔略〕
三、课堂听课评价
课堂听课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结构、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等几方面说明这节课的得失,既要有观点,又要有依据,要表达这节课的“质〞,为了突出重点,一般不作面面俱到的评价,而是选择比拟有意义的、有典型性的方面作点评。评价还要从建议的角度,指出可供选择的改良做法。
听课评语优缺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