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风颂》教案2.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风颂》教案2,西风颂教案,西风颂,西风颂 雪莱,西风颂第五节赏析,西风颂 英文,西风颂朗诵mp3,雪莱西风颂英文版,西风颂 原文,雪莱西风颂赏析《西风颂》教案
知识与技能
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
过程与方法
分析本诗的的层次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体会本文的浪漫主义特点。
具体掌握本诗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作品背景介绍
作为雪莱最负盛名的作品,《西风颂》一诗主要是在1819年秋天意大利的文化名城佛罗伦萨构思完成的。雪莱在该诗原注中,曾这样描述过当时的创作情况:
“这首诗构思在弗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里,主要部分也在那里写成。那一天,孕育着一场暴风雨的暖和而令人振奋的大风,集合着常常倾泻下滂沱秋雨的云霭。不出我的预料,雨从日落下起,狂风暴雨里夹带着冰雹,并且伴有阿尔卑斯山南地区所特有的气势宏伟的电闪雷鸣。” 由自然界的闪电雷鸣,诗人自然地联想到人世间的狂风暴雨。1818年诗人受到英国当局的迫害,曾被无理地剥夺抚养亲生子女的权利,悲愤地离开祖国,飘流异乡。就在此诗创作前夕,英国又发生了一场血腥的大屠杀事件。1819年8月16日,曼彻斯特的8万工人为争取生活权利举行示威游行,英国政府竟派骑兵镇压,致使15名工人被杀,400人受伤。身在异国的雪莱听此消息,愤怒地写下了《1815年的英国》、《虐政的假面游行》等诗,抗议当局的暴行,向劳动者发出战斗的号召。《西风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自然现象激发起创作灵感,借自然景物来抒情言志,表现诗人对黑暗的反抗,对光明的热切期盼和向往,也表现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希望。
【层次结构分析】
全诗共5节,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至3节):写西风扫落叶,播种子,驱散乱云,放释雷雨,把地中海从夏天的沉睡中吹醒,让大西洋涂上庄严秋色。这一部分是对西风的赞歌。
第1节:称颂西风 “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它既能横扫枯死的落叶(象征腐朽的反动势力),又能护送“有翼的种子”暗藏地下,只等春风吹起,万卉齐放(象征革命思想终将萌发、壮大)。
第2节:再次颂扬西风扫荡腐朽事物的强大威力(象征革命的力量)。它能势卷流云,随之带来黑雨、冰雹和火焰,“将濒临的一年埋葬”。这一节把境界由地上扩展到了高空。
第3节:写西风吹醒了南国的地中海,震惊了大西洋,使汹涌的波涛为它让路,深渊的草木也为之战栗。这一节将西风的强大威力由空中扫到海洋,暗示着革命风暴终将在各处掀起。
第二部分(4至5节):诗人将自己写入诗歌,同西风合为一体,把主观感情同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
第4节:诗人尽管在人生路上受尽挫折,他仍然渴望西风能象举起水波、树叶、流云一样,使自己振奋起来,获得新的生命,表现了诗人投入革命风暴的强烈愿望。
第5节:诗人愿西风给予他“狂暴的精神”,吹落“枯死的思想”,“促成新的生命”,从而“把昏睡的大地唤醒”。最后两句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充满着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思想内容概括】
这首诗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革命激情的抒发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西风作为革命力量的象征,既赞颂它对腐朽的旧势力的扫荡,又热情地讴歌它对新生事物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揭示出旧事物必将让位于新事物的客观规律,反映了诗人对反动腐朽势力的憎恨,对光明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另参考【层次结构分析】有关内容)
【艺术特色举要】
,想像奇丽,境界开阔,充满浓厚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时而陆地

《西风颂》教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