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
主讲人
单巍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针灸的发明----与火的被利用、石器工具有关
“人痘接种法”—-是人工免疫的先驱
针麻、穴位刺激和结扎疗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中药治疗胆石症、宫外孕、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难治性疾病等取得较大成就。
中医学
西医学
方式
直接观察
理性思辨
实践验证
形态结构
实验观察
分析研究
角度
侧重的是机能活动模式
侧重于生命实体原型、物量变化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阳对立
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
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等阳性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
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等阴性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
阴阳中可再分阴阳,无穷无尽。
一般来说阴阳属性范畴 ┌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 │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 │兴奋的、机能亢进的 │___属阳 │ │凡是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 │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 │抑制的、机能减退的 └___属阴
阴阳学说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