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
字源学(Lewis,1980),焦虑(anxiety)来自于拉丁语中的angh ,是狭小或收缩的意思。
焦虑三要件:(1)是一种烦躁、急切、提心吊胆、紧张不安的心境;(2)往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3)焦虑往往是没有相对固定的对象和明确的内容。
“焦虑”(anxiety)和恐惧(fear)在体验上相似,但也有区别。
恐惧是对具体的、可见的危险的反应
而焦虑一般是弥散的、无具体目的。
这是从症状学上区分恐怖和焦虑的一个指征。
临床上用的焦虑这个词,最早是从德文词angst来的。
焦虑研究两大奠基人——克尔凯戈尔和弗洛伊德——都使用angst。
在克尔凯戈尔那里,angst时而指焦虑,时而指恐惧,这造成了翻译的歧义。
弗洛伊德来说,angst 多指没有明确客体的焦虑情绪,如果这种情绪有了明确的客体,弗洛伊德则倾向于使用furcht(fear, 恐惧)这个词。
正式地、深入地对焦虑进行研究是19世纪中后叶——20世纪初
在此之前,虽然没有系统地对焦虑的研究,但有一些如何对待焦虑的提议,如在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应当对待焦虑采取接受命运的斯多葛主义的态度,到了中世纪,出于天主教的背景,焦虑被看作是不适当的情感。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认为应该使用理性来控制焦虑。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旧有的道德谱系和社会结构遭到强烈冲击,人人自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焦虑的研究兴起,主要是集中于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两大领域。
克尔凯戈尔
最早深入研究焦虑的人是哲学家克尔凯戈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旧译齐克果)他是现代哲学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公认的鼻祖。
在克尔凯戈尔之后,存在主义领域内焦虑的研究沿着两条线路发展:一条是哲学的线路,一条是心理学的线路。在哲学的线路中有海德格尔等人。在心理学线路中代表人物有罗洛·梅、弗兰克尔等。
克尔凯戈尔对弗洛伊德的思想可能存在着间接的影响。
1895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还处于萌芽的阶段,他就在其论文《on the grounds for detaching a particular syndrome from neurasthenia under the description “ anxiety neurosis”》中把焦虑性神经症从神经衰弱中分化出来,在医学史上首次对焦虑症进行描述和定义,其后,他又在《自我与本我》、《抑制、症状与焦虑》等名著中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对焦虑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弗洛伊德对焦虑症的临床影响仅次于其对癔症的影响,至今未绝。弗洛伊德之后,从精神分析角度对焦虑的进行的研究数不胜数,一度成为焦虑研究的主流。主要集中在兰克、霍尼、沙立文、Klein等人那里。
20世纪被某些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AGE OF ANXIETY)”。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冷战、核威胁、经济危机的文化背景下,焦虑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对焦虑的神经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治疗学、精神药理学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对焦虑的行为-认知治疗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同时,抗焦虑药物的临床应用也使焦虑的治疗呈现出多样性的局面。
在DSM的分类系统中,焦虑障碍下面包括了惊恐障碍、恐怖症、强迫障碍、创伤后应急障碍等等,MD-3-R中,焦虑症下只包括了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而恐惧症等是单独列出。本章以国内分类为主,故只讨论焦虑症和恐惧症。
对焦虑的理解
克尔凯戈尔:生存悖论
人是对立面的统一,是自我意识和生理肉体的统一。
人突破低等动物本能的无思想的运动,开始了对自身处境的沉思。
他被赋予了有关自身个体性的意识,有关他在创造中之部分神性的意识,同时也被赋予了对世界、对自身之死亡和腐朽的恐惧意识。
焦虑李孟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