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单元第5课审美自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单元第5课审美自律
教学目标
“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
、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观念和风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具与学具
教具: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
“思考与交流”:教师总结: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所写的一些“之”字。不过他可不是刻意写出来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第二段的内容。
◆注意:教师可以提出要求:
①能否找到每个“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换一下,会不会影响全篇的效果?

。指出,这篇作品是即兴写下来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是不可重复的。它的创作仅仅是为了把自己当时的感受表现出来,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自我娱乐和情感抒发,没有外在的目的。
:郭熙的《早春图》和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8页,并依据教材中的分析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适当加以引导,从作者身份、服务对象、创作目的、绘画形式、创新之处等进行比较。

,并点明教学主题“审美自律”。完成第38页的“思考与交流”。
:学生阅读并分析第39页元、明、清时期的美术现象。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①作品的题材与内容。
②表现方式。
③这些因素与艺术家的人品以及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
④对美的认识。
⑤创作主体意识(即个性化的增强)带来绘画领域中的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并且对文人画进行介绍、总结。
,按照“意象美术”的欣赏方法来进行欣赏。着重要理解艺术家为什么创造这些形象,是表白心迹,还是超脱世俗,还是反叛社会等等。
“活动建议一”。

第2课时

:简单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请一些学生讲述一下活动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总结,特别是要点明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指出,从“审美自律”这一趋势出现之后,艺术家们希望摆脱社会中流行的艺术程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浴女》和德拉克洛瓦的作品《阿拉伯幻想曲》,请同学们运用感悟式鉴赏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

第二单元第5课审美自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