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会上的珍品白松露菌.doc拍卖会上的珍品白松露菌
整理/乐妍
拍卖会上不仅仅是古董、珠宝、工艺品、书画,有一种比黄金还要贵重的“白松露菌”近几年也成为了拍卖会的主角,并连续创下拍卖新纪录。神秘又天价的白松露菌引来了大家关注的目光。
拍卖会上的珍宝
2007年12月1日,有“世纪白松露菌”之称,,在佛罗伦萨、伦敦及澳门三地竞投,经逾二十口叫价后,最终由赌王何鸿通过电话,由四太梁安琪以33万美元(约257万港元)拍得,创下近年白松露菌拍卖新纪录。
据介绍,意大利人克里斯蒂亚诺?萨维尼和父亲2007年11月23日在比萨附近的一棵橡树下发现了这块最大的白松露菌。,父子俩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将它完整挖出。
每年9月中旬至12月是松露的收获的季节,但意大利2007年夏天持续干旱,以致产量大降至只有2006年的一成,这令白松露菌身价上扬一倍,,,更加凸显珍菌的珍贵罕有。
无独有偶,2005年11月15日,香港丽嘉酒店大厨岑柏涛展示了一株价值95万港元的白松露菌。这株白松露菌是由一名来自香港的女子,在意大利举行的一个国际慈善拍卖会上,经过一轮激烈竞投后拍得,此株白松露菌成不规则形状,足有两至三个拳头大,。这个国际慈善拍卖会为第七届白松露菌拍卖会,专门拍卖白松露菌,拍卖会于2005年11月13日在意大利北部举行,竞投过程激烈,分别有来自伦敦、上海、香港的名厨及商人出价,价格不断飙升,()击退所有对手,连佣金需共付95万港元,“赢得松露归”。
2006年11月14日,又一株价值125万港元、。这株“天价”白松露菌是2006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白松露菌拍卖会上,香港商人胡应湘通过卫星连线,以125万港元击败来自巴黎及伦敦等地的买家竞得的。
难得的美食珍品
白松露菌于1950年首次被发现,之后更成为宴会中的佳肴。
松露喜欢碱性的石灰土,土壤粗松且易排水透气,夏天生长期时需要下雨,需一点水分但不能太多,它也怕春天时下又大又长的雨;因为松露无法自己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生长用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必须和橡树的根须共生存活,利用橡树的根须来吸取养分,因此,松露的生长范围一般都在林木聚集的树丛间。也因此,松露的人工栽培更为不易,如在橡树根部植上松露菌丝,在7至10年后,幸运的话,就有收获松露的可能。过熟的松露会在土里解体腐烂,释出孢子,发芽长成菌丝,遇到橡树根须后共生长大。
由于白松露菌散发着一股带有蒜头味的浓郁香气,意大利平民喜欢用来伴着芝士片或面包同吃,用于菜式上则有助提升食物的香气及味道。由于只能靠具有认可牌照的狗以灵敏的嗅觉挖掘,并且为保持鲜度,挖掘后只可存放约10天
拍卖会上的珍品白松露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