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古镇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6年3月15日
调研地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
调研目的:学习设计案例,实际体会设计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了解调研地点的整体情况、街道规划、标识导向等,搜集资料,为毕业设计积累相关的专业性知识。
调研内容:
总体简介
咸阳礼泉县袁家村位于中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袁家村周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袁家村现已形成以昭陵博物馆、唐肃宗建陵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的点、线、带、圈为一体的旅游体系。袁家村现在是陕西地区发展较快的旅游村,主要针对城市里面高消费的人群,家家主营的就是家常便饭,野菜,粗粮,保留着陕西原始村镇的生活气息。
:
袁家村附近机场高速、武银高速、312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路密布,交通发达,西安至礼泉、西安至袁家村、咸阳至袁家村的客运大巴发车频率高,游客无论是成大巴还是自驾游,都很便利。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距离咸阳国际机场较近,空运便利,有利于吸引国际旅客前来观光。
袁家的建筑属于传统的关中民居建筑,蕴含独有的民俗文化气息。民居建筑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服务设施,它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占很大的比例,并具有很高的地域特色,作为供旅游的一种特色文化休闲区域,建筑本身是一种主要体现人文景观的载体。袁家村的民居建筑景观集中分布在关中印象体验区、正街农家乐区和正在建设的关中四合院区。其中关中印象体验区为了复原明清时期兴盛的民间作坊和贸易文化的原始街市及建筑形态,大部分民居建筑都是收购了关中地区自明清时期遗留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利用古民居的建筑原材料和建筑构件重新复原修造,整合关中民居聚落形制,营造关中民居聚落氛围及民俗文化氛围。
导识系统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但有着引导、说明、指示等功能,也是营造风格、塑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识可以拥有较大的信息量,能迅速、准确的传达信息。乡村的导识系统主要包含的内容有:道路指路标识、区位导游标识、招牌和警示标识等。袁家村在导识标识主要的固定方式有独立式、墙面固定式、墙面悬挂式、地面固定式等。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为木材、砖、粗布及石碾等。招牌统一规划。在关中印象体验区的商贸饮食步行街的除招牌外均采用粗布幌子作为辅助,统一悬挂于民居建筑的廊檐之下。不仅能烘托古色古香的街市特点,也能增加趣味性。在农家乐区的休闲农家,有规格和尺寸统一的号码牌,以号码编制,增加农户的可识别性。
(1)景点符号。以关中文化中的剪纸和篆书字体为主要设计元素,利用传统的石刻印章浮雕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浓浓的民族民俗特色。
(2)公共符号。参考袁家村品牌标识,对标识系统进行变化和延伸,涉及到特色店铺、消防用具、公共设施等方面。
(3)方向提示符号。以3米高的独立竖杆的形式进行道路指示,用箭头文字指向各个道路方向,引导人流走向。明确每个地方的区域职能,加强指向性。
(4)店面门头设计。以木制牌匾为主,采用墙面固定式和墙面悬挂式的固定方式,门前设立有关中传统展示工艺流程的木牌,墙上悬挂粗布牌匾,完美的融合到
古色古香的民居老街当中去。对于其它新型的入驻店铺,采用做旧的工艺,与整个园区的整
西安袁家村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