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定位
《汽车维护》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汽车零部件识图》、《汽车拆装与调整》等课程的基础之上。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汽车维护工作,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与经理、同事沟通的能力,养成安全环保、质量意识。
二、学习领域目标
通过《汽车维护》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
(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
(2)遵循车辆维护工作安全规范,制定维护工作计划,能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工具对车辆进行维护;
(3)完成与蓄电池有关的维护作业内容;
(4)完成与润滑有关的维护作业项目;
(5)完成与车轮有关的维护作业内容;
(6)执行整车全面维护;
(7)能正确使用汽车维护所需的常用工具、专用工具和检测仪;
(8)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汽车维护质量;
(9)能检查汽车维护质量,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
(10)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液体及损坏零部件。
(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4)能不断积累汽车维护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三、学习情境设计
《汽车维护》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学习情境是在职业学校实训场地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
(2)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
(3)《汽车维护》学习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尽量覆盖三大车系中的典型车辆。
对汽车维护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按照车辆维护中经常出现的工作任务频率这一事实逻辑设计学习情境,《汽车维护》课程学习情境划分如下表1,教学内容按照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组织,即划分为“确定工作任务”、“计划”、“实施”和“检查评估与结果记录”几个阶段,意在培养学生完成综合性工作的能力。
表1 《汽车维护》学习情境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汽车保养维护绪论
汽车保养与维护基础知识
汽车发动机的保养与维护
汽车底盘的保养与维护
汽车车身的保养与维护
汽车电器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10学时
12学时
10学时
22学时
4学时
6学时
学习情境的描述包括:学习情境的名称、学时、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工具与媒体、学生已有基础和教师所需执教能力。学习目标主要描述通过该学习情景的学习学生应获得的岗位能力,学习内容主要描述在该学习情境中所需学习的知识点。各学习情境的描述见表2-8:
表2 学习情境1描述
学习情境名称:汽车保养维护绪论学时:10
学习目标
;
;
;
、一级保养,保养的误区;
;
、日常保养、二级保养。
学习内容
表3 学习情境2描述
学习情境名称:汽车保养与维护基础知识学时:12
学习目标
、分类、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
、使用方法及读数规律。
学习内容
表4 学习情境3描述
学习情境名称:汽车发动机的保养与维护学时:10
学习目标
;
;
;
;
;
学习内容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