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的年轻人
才真旺姆在出门前,重新理了理发。她用剃须刀,像男人刮胡子一样,刮尽本就已经很短的头发茬。千丝落尽,26岁的她出门了,着一袭灰色的汉僧服,顶着光亮的头,在热闹的南京城街头,总能引来异样的目光。如果再加上24岁的洛珠旺姆,同样的灰僧服,同样的光头,那是放大不止两倍的效果。
两位年轻的女僧人,显然已经常女孩的裙子,行走在济南等地。那时,才真旺姆名为马滢,她的家距离这座城市,也就是坐高铁两个小时光景。
而现在,才真旺姆将四川新龙县扎嘎神山上的东祉寺视为归宿。她已经穿了一年余的藏式僧衣。自今年1月份,从东祉寺下来,才真旺姆就再没回过山上。来到汉地,两人人乡随俗,换上了灰色的汉僧服。“本来下山的计划是做寺院的网站”,但经上师安排,她们辗转南京、海门、上海、贵州等地弘法。
弘法的地方由一个居土提供。时值五一假期,来听课的人少了很多,到场9个人中,7个是女性。才真旺姆打开居土供养给她的苹果电脑,这节课的内容是:人生八苦。
“人生不是―件很快乐的事情,生是苦难的开端。”才真旺姆讲起课,声音里透着一股坚定。昨晚她备课到很晚,“快备不下去了”,“很沉重”。课里满是悲苦的例子。
如果不是出家,大学毕业的才真旺姆,还在济南的一家广告企业做个小白领,而洛珠旺姆今年7月份就要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了。但是,她们和当下一些年轻人,放弃了既定的生活轨迹,选择了上山出家,来到四川的东祉寺。
上山
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城距离南京2300多公里,从这里出发到东祉寺,短短30公里的路程需要行车两三个小时。山路崎岖蜿蜒,经常有石块从山上滚落,旁边陡峭的山谷让初次来到这里的人不禁手心冒汗。但这一切都不足以阻挡才真旺姆的脚步,迄今为止,已经有50多个来自汉地的年轻人,陆陆续续经过这条山路,到东祉寺出家。他们中大部分是80后、90后,且不乏高学历。
除了汉僧,寺院还有100多个藏族喇嘛。男僧众和女僧众分在两个片区,每个人叫日房屋,自己做饭烧水。
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的李东(化名)在此出家三年了。他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开始寺院生活:做早课――念课诵、打坐或者看书。8点钟吃过早饭,他还要带领几个弟子到“大乐怀柔宫殿”共修。
“在山上主要是学法,在山下是弘法。”才真旺姆说,寺院就是一个学校。2011年,才真旺姆毕业于青岛大学广告系,2012年7月,工作一年后,她来到东祉寺。
“那次上山的目的是去上师的家乡学习藏语,并没有想着要出家。”当时的才真旺姆已经在济南的“菩提学会”学习了将近一年,和她一起上山的还有洛珠旺姆。两人是高中校友,通过在人人网上相互留言,成了朋友。
山下学佛的时候,才真旺姆没事就会把头发撩起来,照照镜子,看看光头是什么样。而在清华大学读研的洛珠旺姆,也喜欢把被子披在身上当袈裟。
此次上山,才真旺姆甚至只带了一个小箱子,“想着就呆半个月吧”。山上不用洗脸,不用换衣服,也不用洗澡,因为“根本没条件”。“每天的生活挺简单的,特别开心,我本来就是喜欢这样,”才真旺姆说,自己一直是脏脏的,但是心里面却很踏实、自如,“再也不用活在别人的目光里。”
刚上山时,才真旺姆就问上师:我可不可以出家?心里却想:你千万不要让我出家。“哦,慢慢来,慢慢来。”上师给了一个模糊的回答。
一个月后,再问上师的时
出家的年轻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