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3篇)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锦集3篇)
一、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仆人翁意识,积极参加家庭规划和建立。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熟悉它们不同的种类和性能,把握相关学问和技能。3、采纳分工合作的讨论方式,解决规划设计中的实际问题。4、通过调查、争论、购物等活动,让学生形成安康的消费观念与初步的理财意识。二、教学重点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熟悉它们不同的种类和性能,把握相关学问和技能。三、教学预备(一教师预备1、收集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了解其不同的型号。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电视机、卷尺。4、介绍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的录像。(二学生预备L、了解家庭常用电器的多种不同类型。2、了解等离子电视机与液晶电视机的区分。四、教学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用PPT先播放城市变化、飞速进展的情景,再伴随美丽的音乐观赏优雅、安静的新居环境。(2教师提问:城市进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家都乔迁新居,过着幸福生活。乔迁新居后家中应当有哪些变化?(3学生沟通;(4教师引导:许多新家会添置物品,包括家用电器。随着科技进展,有许多新型的家用电器已经具备更多更先进的功能,值得我们去选购,让我们参加家庭的规划和建立,做新家的小仆人。(5板书课题:我的新家我做主。2、学习探究,把握家用电器的选购方法。(1出示新家的平面图,熟悉构造,学生指出家庭常用电器应当放置的适宜位置。(2用PPT播放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图片,让学生说说哪些是和自己家一样的,哪些是不同的。教师和学生沟通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的信息,共同完成课本填一填,写一写。(3出示教室里的电视机,让学生观看并估猜它的尺寸大小,再用尺子量一量,从课本中查出它属于什么规格。(4了解屏幕尺寸后,请多个学生用平常在家看电视的距离站在电视机前,对比课本学问争当护眼标兵。(5学生沟通课前收集的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的资料,分成辩论两方阵,假设自己是一种电视机地经销商,各自推销自己的电视机,说特点,说优势,双方进展短时辩论。(6教师播放录像:等离子和液晶两种电视机,比拟优劣,汇总表格。(7PPT出示思索题:张小路搬新家,需要为客厅和房间添置彩电,她预备8000元,请帮忙她选择适宜型号的电视机。(8学生分组争论:选购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9学生头脑风暴,沟通考虑的各种因素,填写课文第2页的选购因素排序图(10归纳指导,板书要领:符合实际、品质优秀、价格合理。3、实践操作,合作调查。(1、教师谈话:书本中介绍了彩色电视机的许多学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彩色电视机的选购方法,用同样的方法选购其他家用电器我们要做什么样的预备?让我们一起拟定一份家用电器的市场调查规划表,为新家更好地选择家用电器,更合理的建立做预备。(2、分组争论,确定调查的家用电器品种。(3、教师引导,拟定规划时要周密考虑:如何保证小组调查胜利?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4、师生共同争论如何有效地分工合作;采访的联系留意点;资料收集、记录、汇总的小窍门。(5、完成家用电器调查规划表。选好组长,安排落实小组每个成员的任务,选用双休日或假期时间完成信息收集和调查任务。4、成果沟通,总结得失。(1、学生沟通完成的调查小报告。(2、集体汇总一份家庭常用电器的选购方案。
(3、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设立奖项,评出合作优胜组、调查成果显著组、积极解决问题组等,鼓励学生不断总结阅历,不断进步和获得胜利。
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篇2
一、指导思想
劳动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国家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严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动素养教育,培育学生的制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总的教学要求
(1)亲近四周的自然环境,喜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爱护四周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力量;
(2)考察四周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标准,增长社会沟通力量,养成初步的效劳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把握根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熟悉自我的力量。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奇怪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进展探究问题的初步力量。
(5)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敬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6)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讨论性学习、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7)以讨论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8)鼓舞并支持学生开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9)采纳弹性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三、教材分析要求
第一单元家政——种植
1、了解家庭常见花卉的种植、小花圃的治理和一些常见农作物的种植的根本学问
2、学习栽培菊花、鸡冠花和牵牛花,了解水仙花的栽培方法,了解花卉的有关学问。
3、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了解花卉与文艺、环保之间的联系,培育学生爱护环境的美化环境的意识。
其次单元我的校园
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模型,把握模型制作的根本方法,并学会动手制作我的校园建筑模型,通过建筑模型的制作,学会简洁的模型场景设计、模型中绿化模型的制作等。
四、学情分析
通过六年级上学期的劳技学习,学生对于木工、金工等一系列技能,已经特别熟识,也能够完全的看懂一些木工、金工的符号,并且能够依据要求制作完成简洁的木工、金工小作品。本学期,在上学期学习的根底上,进展了学问的拓展,如种植学问等。本学期的劳技教材参加了模型制作的学习,对学生各方面的力量要
求更加提高,通过这一局部的学习,,把握模型制作的根本方法,并学会动手制作我的校园建筑模型,通过建筑模型的制作,学会简洁的模型场景设计、模型中绿化模型的制作等。
五、提高质量措施
对于教师: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2、有规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讨论和观摩课活动,常常性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主动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3、不断加强学科性学习以及教学讨论,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养。
4、转变教学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究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培育学生的劳动力量以及劳技技能。
5、仔细备课、写教案、讨论课,依据学生学习状况对学生进展必要的调整,精彩完成教学任务;
6、喜爱每一个学生,敬重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
对于学生:
1、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剧烈的求知欲望,有深厚的学习兴趣;
2、敬重教师的辛勤劳动,听从教师的正确教育,仔细完成教师布置的劳技操作任务。
3、仔细听讲,积极动脑,思维精确,大胆发言,不懂的学问和问题虚心向教师和同学请教。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备好上课所必需的材料,课后,把上课的学问点延长到生活中,懂得学问的回归生活。
5、积极参与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培育动手、动脑、动口和制造力量;
6、建立学习型组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广泛沟通,加强讨论,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活泼、主动、向上的学习新风气;
9、开展“天才”教育活动和对“学困生”的帮忙活动,使优秀学生更优秀,使学习较差的学生尽快赶上;
10、建立学习嘉奖制度,表彰嘉奖优秀学生。
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篇3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4人。学生大局部来自长巷、群联、渔庄、东湖、大义、如松六个自然村及一些外地民工子女,,在家在校的劳动积极性高,制造性强。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展,大局部不会种植根底技术、烹饪、小电器的制作、纸艺手工等技术。但他们通过学习,可以培育学生帮父母分担家务的力量,培育他们的孝心,有助于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进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手工制作、种植技术、家庭烹饪、模型制作等四个板块。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手工编织、种植、烹饪、编织、家用电器等内容。劳技课的范围很广,为学生制造了宽阔的天空,也为学生的根底劳动学问的学习奠定根底。
三、教学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在劳技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注意培育创新精神和制造力量。进展学生的手脑并用力量。培育学生安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尝。进展安康共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学问目标:
了解种植根底学问,常用烹饪技术,手工工艺制作技术。
3、力量目标:
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使学生把握肯定的劳动技能,在动手动脑的劳技课中,既学到了技术,又磨练了意志,同时智力得到进一步进展,生活自理力量不断增加,更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魅力。
4、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育他们喜爱祖国,孝敬长辈。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他们发自内心感到劳动的欢乐,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努力学好文化科技学问的重要性。通过节假日,寒暑假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父母的赞扬声中,他们再次感受到劳动的美。四、教学措施
1、从劳技课的实际动身,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熟悉,陶冶道德情操,培育审美情趣。
2、理论学问的传授要突出重点,注意学问,力量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3、重视学生思维力量的进展,进展他们的观看,思索,联想和想象力量,尤其要重视培育学生作品制作的制造力量。
4、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劳开工具和材料的添置,要尽可能考虑学校的经费承受力量,节约开支,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尽量进展废物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6、利用在每班评比”巧手之星”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7、要细心备课,尤其要备学生,突出重点,难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